工程项目试验检测工作在保障工程质量、控制成本、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以及提升工程整体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中交一航局在2024年中深刻剖析试验检测工作发现的问题,提出系统性的试验检测工作要点。确保为工程项目保驾护航。
工程项目试验检测工作要点涵盖设备管理、样品与化学药品管理、内业资料管理、混凝土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工作流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试验设备管理
(1)精密仪器维护:确保分析天平配备防护罩,内部放置有效干燥剂,设置独立台座,并避免周边环境振动过大,以保障其称量结果准确,进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外检设备管理:建立外检设备出入库记录,确保设备可溯源;回弹仪出入库需进行率定记录,以便在检测数据存疑时能够有效溯源;定期自校灌砂用量砂密度和锥体砂重,防止因量砂密度不准确导致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误判。
(3)计量检定管理:认真确认检定证书结果,重点关注检定参数是否符合试验标准,以及是否需要根据检定数据形成校准系数;完善检定周期计划表,避免设备漏检;规范开展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工作,确保设备在使用期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样品与化学药品管理
(1)样品管理规范
对混凝土试块等样品进行清晰标识,包括标注组别序号、检验状态标识,确保取样时样品原始标识与试验室编号合理对应,增强与工程实体的可溯性;建立样品进出库和交接处置记录台账,保证样品管理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2)化学药品管理严格
详细记录化学药品购置、领用情况,以及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对化学药品实施双人双锁管理,确保药品安全存放和使用,防止化学药品管理不善对试验检测工作及人员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3、内业资料管理
(1)资料记录及时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检测台账、取样台账、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记录,确保混凝土浇筑令齐全且记录及时,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信息准确无误。
(2)报告内容完整规范:检测记录和报告应包含完整的信息,涂改更改需符合规范要求,检验报告结论表述准确、完整,避免因资料问题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解读和质量信息的传递。
(3)审核把关严谨严格:加强对外委检测报告的审核确认工作,确保报告及时审核,避免出现未确认或审核不认真的情况,防止不合格报告归档或因报告结论审核失误导致质量问题被忽视。
4、混凝土管理
(1)混凝土拌合站检查到位:严格按照规定,由项目总工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深入检查混凝土拌合站,确保检查深度和效果,从源头上保障混凝土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2)试块管理规范:混凝土取样检测时,必须现场成型留置足够数量的试样,严禁直接使用商混站提供的试块;加强预制梁场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管理,确保存放有序、标识清晰、数量充足,为工程质量检测提供可靠依据。
(3)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加强对砂子进场含水率的控制,避免因含水率不均影响混凝土质量;采用长杆取样器对水泥、粉煤灰、矿粉等粉体材料进行取样,防止因粉料不均匀导致质量问题;严格把控原材料进场关,杜绝送检材料二次加工等违规行为,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5、人员管理
重视工地试验室授权备案人员管理工作,积极解决持证人员短缺和挂证问题,确保工地试验室人员配备满足要求,规避履约风险,保障母体信用评价达到A级及以上,维护检测中心资质。
6、工作流程管理
(1)明确部门职责:明确项目部技术、物资和试验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进场原材料、混凝土试件、半成品、现场检测等委托不及时或漏检现象,确保试验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2)规范工作流程
严格按照原材料检测工作流程操作,技术员或材料员准确填写《抽样/检测委托单》,会同试验人员规范取样送检,试验室人员认真接收并建立完善的《样品留样登记表》和《试验委托管理台账》。
开工前,试验室依据相关图纸要求,对施工用配合比等标准试验进行全面统计汇总,工程部准确填写《配合比委托单》,详细注明使用部位、强度等级、坍落度、钢筋间距、特殊性要求等信息,试验室据此开展试验工作,对于特定配合比及时报母体机构审核备案。
地基承载力、压实度等现场试验,技术员需提前一天将相应委托单报至试验室;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路面性能等现场试验,技术员提前一天填写《抽样/检测委托单》并报与试验室,试验室及时开展试验,做好记录并出具报告。项目部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深入学习《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标准化指南》,确保试验检测工作流程顺畅、职责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