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广东白云学院肖聪榕团队正式发布“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电子纪念画展”,以艺术形式致敬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一生的伟大人物。


  《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电子纪念画展展厅

  廖仲恺(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男,汉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祖籍广东梅县。廖仲恺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与旗帜、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曾任同盟会执行部外务科负责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广东省长、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他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全力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极力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

  团队主创肖聪榕表示:“廖仲恺先生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使命感,不仅是我们客家人的榜样,也激励着我将艺术创作与研究作为传承我党光辉革命历史的重要使命。”

  肖聪榕,男,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高级设计师,工信部高级平面设计师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现为韩国国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任教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深圳市插画协会等学术组织会员,长期致力于艺术设计和文化历史研究。

  肖聪榕团队表示,此次电子纪念画展中的画像皆以廖仲恺先生的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献为基础,经过深入研究其生平事迹后创作完成。作品采用了前沿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结合传统图像处理与艺术绘画技法。团队通过AI算法对廖仲恺先生的历史照片和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度分析和细节还原,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润色与创意设计。

  走向救国之路——《青年廖仲恺赴日求学》,作者:肖聪榕


  最终作品既展现了AI技术在高效与精准方面的优势,又融入了人类艺术创作的情感与灵魂,形成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肖聪榕团队的纪念画像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再现了廖仲恺先生的光辉形象。如《廖仲恺在大元帅府》画像主体以廖仲恺身着中山装、胸怀信念的坚定神态为中心,背景则融入了大元帅府中,象征其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

  在此次创作中,团队利用AIGC技术生成了多个版本的初稿,并结合传统艺术家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方式,确保作品在视觉表现力和历史真实性上达到最佳效果。这种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不仅显著提升了创作效率,还为纪念性艺术作品的制作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革命之秋》,作者:孙梓越


  “AI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历史细节得以大量还原,而传统艺术则赋予作品情感与深度。两者的结合使得画像既感觉真实,又富有艺术表现力。”肖聪榕博士在活动中说道。纪念画像以廖仲恺的经典形象为基础,结合其在革命岁月的重要场景或时刻。作品的细节展现了廖仲恺先生在各时期成长为革命奔走的情景,力图还原历史的温度与质感。

  《廖仲恺遗像》,作者:肖聪榕


  廖仲恺先生是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为黄埔军校的创建及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推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肖聪榕团队希望通过电子纪念画展,弘扬廖仲恺先生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理想。为此,肖聪榕团队表示计划向全国的历史文化机构开放纪念画像的数字授权,此举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廖仲恺的事迹,并借此激发社会对革命文化传承及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关注与思考。

  肖聪榕团队的电子纪念画展承载了廖仲恺先生百年理想的延续,体现了对其革命精神的深切致敬,同时也为革命文化的艺术化表达开辟了新的方向。


点赞(1487)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