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个产业项目,超过30个外资项目入驻,16个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落地,全年新增企业市场主体超1.25万户,GDP突破1300亿元关口……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源头活水”的支撑。2024年,西安经开区筑巢引凤,多措并举,将招商引资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金钥匙”,成功引进了一批含金量足、含新量高的优质产业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彰显了西安经开区开放型经济的蓬勃生机。
链式招商引来“满园春色”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立足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紧盯龙头企业引进项目、区内优强企业拓展项目,深入开展产业引商、链式招商,产业体系迸发出了强大吸引力。
世界500强德国采埃孚亚太地区唯一的气体发生器生产基地落户经开区,致力于新能源商用车电驱系统研发与生产的西安智德汽车、生产汽车内外饰件的乔路铭科技、研发生产智能底盘零部件的中鼎股份等多家核心配套企业和紧密型供应商先后落地。
截至目前,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达50余家,累计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共同编织了一张紧密协作、互为支撑的产业网络,龙头引领、零部件企业抱团、产业园区持续补齐短板的良好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依托区域完备的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体系,西安经开区先后引进大医秦创医学装备科技园,以及福建德龙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试验及生产项目等多个项目,不断延伸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形成了以“链主”引领、强链延链补链项目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西安经开区“食品版图”也是熠熠生辉。百事公司西北地区首个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食品行业首个“灯塔工厂”等优质项目也选择西安经开区,进一步拓展了经开区食品产业版图,促进了区域食品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四海交友乐见“高朋满座”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西安经开区以“四海交朋友、全球引凤凰”的开放姿态,在延伸产业链存量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开拓增量市场。2024年,通过74场精准招商活动,将开放基因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吸引立邦、鹏瑞利、百事食品等一批标杆项目加速集聚,更与飞利浦、壳牌等跨国巨头携手,奏响开放型经济强音。
招大引强,招新引优。西安经开区全年招商足迹跨越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立邦新型材料西北区域生产基地在泾渭新城投产,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项目于高铁新城启动;百事食品陕西生产基地、依必安派特亚太研发中心、采埃孚气体发生器等项目相继落地,“跨国巨头”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壳牌有限公司两个外资项目同步签约,西安经开区在国际产业链高端环节实现突破。
借势“一带一路”倡议,西安经开区加速布局全球市场。陕汽重卡新品发布会登陆斐济首都苏瓦,吸引海外市场瞩目;中欧班列吉利汽车出口专列满载165台星越L穿越阿拉山口,开辟俄罗斯新通道;中车永济电机与印度Adani集团签署5.XMW风机合作协议,产品将辐射南亚多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西安经开区打造更具全球资源配置力的开放高地,让“高朋满座”的经开区成为链接全球机遇的超级枢纽。
用心服务做好“全能管家”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西安经开区创新服务机制与效能改革,2024年相继出台营商环境突破年20条、项目保障40条措施,构建起从项目招引到经营发展的全周期服务链,让企业感受“经开温度”的同时,不断刷新“经开速度”。
西安经开区创新建立“全能型、贴心型、精准型、高效型、协调型、信誉型”金牌管家机制,形成服务闭环。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周末不打烊”等场景化服务,将项目审批全流程压缩至极限:立邦新材料西北基地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00天,百事食品陕西基地地块从征拆到挂牌仅17个工作日,企业注册实现“签约即办理、1小时拿证”的加速度,赢得了入区企业的一致好评,让不少经开企业从“头回客”转变为“回头客”。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极致投资体验,西安经开区延伸服务触角,创新“线上+线下”“政务+园区”双融合模式,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通过定制化综合服务将窗口前移至企业门口,实现审批环节更少、办理周期更短、流程更优、成本更低的服务,企业群众营商环境获得感、认同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金牌管家”机制支撑下,西安经开区已形成“引进—落地—投产—增效”良性循环。通过持续优化“事前精准指导、事中并联审批、事后跟踪回访”服务链条,西安经开区正以“管家式”服务构筑产业集聚新高地。
做好一件件“服务功课”,推开一扇扇“合作之门”。西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俊表示,2025年,西安经开区将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目标加速前进,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做好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