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新时代文明大讲堂内,缕缕漆香与孩子们的惊叹声交织流淌。在“非遗漆扇话清廉”活动现场,退休教师朱迎年手持素面团扇,向围坐的十余名青少年讲述漆艺奥秘:“这‘大漆’需经百道工序才能成器,就像人生要守得住清正、耐得住磨砺……”孩子们在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下,将金粉勾勒的莲花、波纹点缀于纯白扇面,以“清”“廉”二字题款,传统技艺与廉洁文化在指尖悄然融合。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正是“幸福有约”五老工作室主打的特色项目之一,让红色教育如春风化雨,浸润少年心田。

  2021年初,合肥经开区柏树郢社居委立足基层治理新需求,集结朱迎年、孙学勤等6位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的“五老”骨干,成立“幸福有约”五老工作室。这支平均年龄68岁的队伍,涵盖退役军官、教育专家、科技先锋等多领域人才,在“幸福益柏”项目品牌的号召带领下,逐步融入“柏韵”家长学校、“茁悦”小宇宙等特色平台。成立三年来,累计开展红色宣讲、科技实践、家风培育等活动27场,覆盖青少年1200余人次,相关事迹被多家省市级新闻媒体报道,成为基层青少年教育的闪亮名片。



  融资源之网:织经纬,绘同心

  “一站联多方,教育无边界”

  工作室以“一站一点一网格”为抓手,打造全域化育人网络:联合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站,为23名困境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开展结对帮扶100余小时;依托“柏韵”家长学校举办“红色家书诵读会”“家风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吸引50余个家庭参与,让红色基因融入家庭教育;在退役军人服务点设立“红色记忆角”,老兵张跃携军功章、战地日记开展沉浸式宣讲,让峥嵘岁月激励青年积极向上、自立自强;更联动“茁悦”小宇宙平台开设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人等特色活动小剧场,带领孩子们感受古人智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赋治理之能:育新苗,惠民生

  “银青共携手,社区焕新颜”

  工作室创新“青少年+治理”模式,让“小公民”成为社区建设生力军:在“垃圾分类小管家”行动中,26名青少年带动100多户家庭践行绿色生活,用实际行动维护辖区环境;“银发调解室”化解邻里矛盾14起,老党员张萍以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让叛逆少年与父母重归于好;“小家电老专家”白桂章带领青少年上门走访辖区独居困难老人,现场演示空调滤网的拆装、燃气线路的检查、裸露电线的更换等操作,帮助老人解决常见的家电小问题,也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些实践让“幸福益柏”品牌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现教育成效与社会效益双赢。



 启未来之程:拓新局,树标杆

  “四维新图景,激活新范式”

  站在新起点,“幸福有约”五老工作室将实施“银龄智库”扩容计划,吸引10名退休党员、科技工作者等专家加入;深化“校社共育”工程,与辖区东海幼儿园、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进一步深化共建结对方案,联合开发特色教育基地,结合辖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构建“云端思政”矩阵,通过定期开展科普教学、党史学习、活动实践,在线上集结成系列课程,在活动群、朋友圈广泛转发;推出“红色研学专线”,寻找重温红色记忆的主题线路,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形成“学-行-悟”闭环,以“四维”协同模式激活红色教育全链条,为辖区青少年成长注入澎湃动能。

  这座由银发力量铸就的“红色灯塔”,正以文化传承润泽心灵,以代际对话凝聚共识,以创新实践赋能社区,让红色薪火在知行合一中生生不息,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事业树立鲜活样板。在这里,银发智慧与青春活力交织成歌,共同谱写着“老有所为、幼有所长”的幸福篇章。




审核:马国香 付强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188)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