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关村华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联盟(以下简称“关保联盟”)、《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中国安全网络创新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的“AI+低空经济与数字化生态安全”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AI)技术与低空经济、数字化生态的深度融合,围绕网络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展开深入研讨。国家部委领导、中央企业代表、网络安全企业专家及科研机构学者等百余人参会,共同探索“AI+”时代的安全新范式。

  当前,AI技术已成为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攻击升级、数据安全风险加剧等新挑战。特别是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无人机、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需求日益迫切。会议旨在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构建“AI+”时代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沈玉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沈玉龙提出“通信认证一体化”技术,通过将射频信号特征提取与密码认证嵌入通信芯片,实现工业互联网设备的可信接入。他强调,工业互联网需结合设备行为的“高确定性”对抗攻击的“不确定性”,并展示了基于区块链的安全程序验证系统及密态数据处理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知道创宇联合创始人兼CTO杨冀龙


  知道创宇联合创始人兼CTO杨冀龙指出,大模型的普及使网络攻击门槛大幅降低,攻击者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自动化生成攻击代码。他提出“安全测评+合规管理”双轮驱动策略,强调需从语料安全、算法安全、应用安全等维度构建全生命周期防护体系,并展示了其团队开发的“AI数字风洞”技术,可通过模拟攻击场景评估大模型的安全性。

永信至诚副总裁陈洪波


  永信至诚副总裁陈洪波提出“AI数字风洞”概念,通过多维度测评(智能度、匹配度、一致度、安全度)评估大模型的可用性与安全性。他强调,企业需构建“三位一体”AI应用体系,即知识库、工作流与智能体的协同,并通过国产化算力平台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万物安全副总裁郎颂


  万物安全副总裁郎颂介绍了基于AI的物联网安全防护体系,包括资产测绘、漏洞验证、数字孪生等技术。他展示了“四维八体智能体矩阵”,通过AI自动生成安全策略,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实时监控与应急响应。案例显示,该体系可显著降低安全运营成本,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天防安全CEO段伟恒


  天防安全CEO段伟恒指出了当前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隐患,如弱口令、非法外联等,并提出“AI+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他强调,需通过AI实现资产自动识别、漏洞自动化验证,并展示了其团队开发的“视频网络安全检查工具箱”,该工具已被公安部列为警用装备。

公安部十一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总工程师郭启全


  公安部十一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总工程师郭启全从宏观角度提出,需以“网络安全新质战斗力”为引领,构建技术对抗、生态安全与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他强调了国产化替代的重要性,并透露关保联盟正在推进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测评估能力要求”团体标准,将为行业提供标准化参考。

  会议提出三大核心建议:一是技术融合,推动AI与密码学、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主动防御体系;二是标准落地,加快制定大模型安全测评、物联网设备安全等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三是生态协同,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强化政企合作,共同应对新型安全威胁。

  本次会议由中关村华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联盟、中国信息安全杂志、中国安全网络创新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知道创宇、永信至诚、天防安全、深圳万物安全等单位协办,会议吸引了来自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的代表参与。

  本次研讨会为“AI+”时代的网络安全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方案,对于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审核:徐倩倩 徐金挺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617)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