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国内首份《2025央国企AI+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CIO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该报告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主管(CIO)分会、晋阳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锦囊专家联合发布。报告针对上百家央国企进行了问卷调研,并对“2018-2024年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过程中获奖的四百余个案例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报告内容凝聚了行业前沿洞察、权威数据以及众多央国企标杆实践经验,不仅涵盖了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应用、数据驱动的创新实践,还针对央国企面临的具体转型难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央国企把握未来数智化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抓住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方向,以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调研数据,企业数智化的重点方向聚焦在制定数智化战略和规划(占比82.9%)以及确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55.3%)。前者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数智化目标和方向,确保所有数字化举措都能与企业的整体战略保持一致;后者为企业提供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确保数字化转型能够有序、高效地推进。

央国企数字技术应用情况


  研究发现,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是目前企业最为关注的技术。具体来看: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比例超过半数,且占据首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应用的重点技术,这表明企业在数据驱动决策和业务优化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一半的企业都在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客户体验以及创新商业模式方面的潜力被广泛认可。

央国企数科公司的核心定位与功能


  报告针对央国企数科公司的研究发现,央国企数科公司的核心定位是“双轮驱动”——既要作为集团数智化转型的“中枢引擎”,又要承担市场化赋能的“创新先锋”。央国企数科公司具备明显的发展优势:一是数科公司背靠央企集团,具备国家政策和产业链核心地位的双重支撑,在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方面更具影响力与话语权;二是基于集团丰富多元的业务场景、数据及资金支持,数科公司又拥有着深厚的行业领域know-how优势,有利于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得数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央国企数智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和痛点


  央国企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痛点,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效果,也制约了企业整体的数智化进程。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央国企数智化转型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战略与路径不明、技术与数据不强、组织与人才瓶颈、场景与落地难题、生态与协同不足。

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未来几年内关注的技术


  从调研来看,央国企在未来几年内数智化转型中,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兼顾基础设施与安全技术,同时关注新兴技术,通过多层次技术布局,全面推进业务智能化、运营高效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报告针对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提出了五条对策建议:

  1.明确战略与路径

  一是构建“战略—数据—组织”三位一体框架。在战略层面,将数智化纳入企业核心战略,明确“价值替代”与“生态共建”双轮目标;在数据层面,建立企业级数据中台,打通生产、财务、供应链等核心场景,实现数据资产入表与价值量化;在组织层面,推动扁平化架构与数智化考核机制,设立专职CIO&CDO等数智化管理者统筹资源。

  二是分层推进“链主引领+政策赋能”。头部企业要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通过技术输出与资本运作构建生态壁垒,中小企业要借力“国资云”等集约化平台降低转型成本,依托政策红利布局区域特色场景。

  2.构建“技术+数据”的协同体系

  一是技术能力提升需聚焦“云化、中台化、国产化”。通过建设分布式云平台和数据中台,实现技术资源的集约化管理。

  二是数据治理体系建设需遵循“标准先行、资产化驱动、安全护航”的原则。在建立数据资产产权体系和收益分配机制的同时,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3.建设“敏捷组织+数字人才生态”

  一是组织变革需遵循“精简高效、权责清晰、数字赋能”原则,推行“扁平化+模块化”架构,建立数智化专项授权机制,打造“业技融合”虚拟团队。

  二是人才体系建设需聚焦“精准供给、复合培养、生态留用”目标,与头部高校共建“数智菁英班”达到精准引才。推行“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双导师制,推动跨界育才。试点“项目跟投+超额利润分享”,实行多元激励。建设数字人才飞地,实现生态聚才。

  三是技术赋能组织进化,构建虚拟映射系统实时监测组织效能,优化管理成本,部署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AI驱动决策。

  4.搭建场景化转型落地框架

  一是场景分类与要素标准化,从“碎片化”到“图谱化”。制造业企业可依据《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将场景划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六大类,并配套数据、模型、工具、人才四要素清单,实现场景和要素的标准化。

  二是方法论迭代,运用华为“六步法”的本土化适配。借鉴华为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从意愿牵引、场景切入、目标导向、组织适配、技术内化、应用外挂六个方面构建央国企特色路径。

  5.强化生态建设与协同发展

  一是央国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开展数字化能力共建行动,通过技术帮扶、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产业链整体数字化水平,打通数据链路,实现高效协同。

  二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与科技企业、高校建立长期战略联盟,围绕实际业务需求设立联合研发项目,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三是积极参与行业数字化标准制定,推动跨平台数据标准统一,降低数据交互成本,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央国企数智化转型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央国企数智化转型的优秀成果与实践经验,与本报告配套发布的还有“2025十大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标杆案例”名单。这些案例从众多央国企数智化实践中脱颖而出,它们或是在技术创新应用上独树一帜,或是在数据治理与价值挖掘方面成效显著,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亦或是在业务模式创新上取得突破,借助数字化手段开辟全新的市场空间与服务模式。

  《2025央国企AI+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及“2025十大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标杆案例”名单的发布,将为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注入新的动力,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央国企在数智时代实现新的跨越,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审核:马国香 付强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687)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