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参与建设的衡阳市中心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二阶段顺利开工。

据悉,该雨污分流项目由中交四航局牵头联合体以15.87亿元中标,规划新建雨水管网约194千米、污水管网约53千米。二阶段工程将率先在红湘北路(解放大道-南华大学桥下)、解放大道(蔡伦大道-红湘北路)、解放大道(红湘路-蒸湘路)、解放大道(蒸湘路-湘江路)4条核心路段展开施工。项目整体预计于2026年10月全面竣工,届时将有效完善城区排水体系,对湘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在已完工的一阶段工程中,项目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截至2025年10月,江西片区59个子项中58个已完工,累计建成管网64.8公里。红湘路、蒸湘路等主干道改造落地见效,多处内涝点得到解决。船山大道提前15天恢复通车,同时解决了雨季积水问题。随着片区排水“堵点”的陆续打通,区域雨污分流体系正在持续优化。

“二阶段施工面临交通疏导压力大、地下管线复杂等挑战,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中交四航局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吴鸿辉介绍,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及减少居民打扰的核心需求,在技术与质量管控方面,一阶段建设中广泛应用先进工艺,如探地雷达、管道内窥检测技术,以及泥水平衡顶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等先进工艺,通过减少路面开挖最大限度降低对交通与居民生活的影响。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为解决砂层涌水涌沙等施工难题,项目部组建技术攻关小队,为新阶段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针对施工噪音粉尘污染、施工周期长市民出行受阻、交通影响大以及公众沟通不畅等问题。项目团队严格执行降噪降尘措施,通过智能水位监测与视频系统实现施工全程管控;执行“临时路长制”,联合交管部门制定分段围挡、错峰施工方案,高峰时段设置交通引导员,有效缓解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同时开设“便民服务点”,及时回应市民咨询并定期公示工程进度,积极争取群众理解与支持。
据了解,相较于已完工阶段,二阶段工程将在系统完善的基础上,着力破解个别难点区域的治理难题,进一步实现老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
中交四航局项目部负责人王成表示,将以二阶段开工为契机,传承“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建设精神,严把质量关、安全关、进度关,力争将工程打造成惠及民生的精品工程,为衡阳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贡献力量。
衡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雨污分流改造是破解老城区“逢雨必涝、污水直排”顽疾的根本之策。二阶段工程的启动,标志着项目朝着既定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对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流域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曹士宏 曹威)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