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上医疗,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近年来,随着AI推动数字医疗加速发展,从儿童到老人,从预防到治疗,人工智能进一步提高了诊疗效率,正在成为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引擎。

  11月8日,第二届国际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会暨医疗场景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会议暨2025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学术会议于天津启幕,与会专家围绕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布局、前沿技术进展、临床应用实践与产业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这是11月8日拍摄的第二届国际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法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敖虎山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正在与医疗健康领域实现跨界融合,为诊疗模式、健康管理等带来全新变革。医疗与AI技术的融合,仍需向更深层次推进,诸多行业难点亟待突破解决。

  敖虎山概述了本次大会将涵盖的核心内容,并向全体同行发出携手共进的倡议,期待医疗、技术、投资三大领域凝聚强大合力,切实推动相关技术与方案落地见效,为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规划评估处处长刘战强表示,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作为科技与医学融合的新引擎,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路径。他提出需坚持目标与临床导向,聚焦核心产品与场景,完善伦理规范,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与会嘉宾在第二届国际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会上,天津市胸科医院联合天津大学共同研发的围术期不良事件预警设备发布,该系统深度融合了天津市胸科医院的高质量临床数据与围术期医学知识,通过可穿戴设备、床旁监护仪等实时采集患者的多模态生命体征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对不良事件的“准实时”预测与分级告警。从术前风险精准分层、术中风险动态监测,到术后恢复期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周期、前瞻性的智能决策支持平台。

  天津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郭志刚表示,围术期不良事件预警设备的应用可帮助医务人员早期识别病情恶化并及时进行干预,从而降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最终实现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医疗成本等。

  此外,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心灯医疗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心血管麻醉智能体发布会、可折叠便携智能心肺复苏模拟人“康康”发布会,以及2025中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发布会等。

    这是11月8日拍摄的第二届国际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主办,天津大学胸科医院、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承办,心血管药学分会、人工智能麻醉学分会、大数据分会、心血管外科围术期医学分会、创新与推广分会、围术期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健康产业分会、心肺复苏分会、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人工智能产业工委会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工作组、ASCA、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心胸麻醉学组共同协办。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大会不仅是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学术盛宴,更是推动我国医疗健康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会上的前沿成果发布与深度学术分享,为行业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新华社客户端天津 栗雅婷))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142)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