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口腔种植行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材料的应用已成为推动临床进步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2025年11月8日,合肥博雅迈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伊希思纳米晶钛种植体新品发布会”。

左起:叶雨、蒋勇、张圣梅、郑玉峰、张宇

安徽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蒋勇,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副主任张宇,有方(合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磊,山东宏润空压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圣梅,博雅迈特创始人郑玉峰,博雅迈特董事长叶雨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多位专家学者、行业领导和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创新材料赋能口腔种植的新篇章。

一、新品发布 重磅亮相

博雅迈特是安徽省唯一一家连续两年作为牵头单位揭榜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的生物材料企业,致力于通过创新生物材料技术和医疗器械产品推动临床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博雅迈特核心产品伊希思纳米晶钛种植体获批安徽省首张由省内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牙科种植体及附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为创新材料驱动口腔种植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材料升级——采用纳米晶钛材料 强度与活性双突破

伊希思纳米晶钛种植体采用独特的纳米晶钛(UFG-TA4G)材料,该材料通过剧烈塑性变形工艺将钛的晶粒尺寸细化至纳米级别,在不改变材料成分、不降低生物安全性的前提下,兼具超高强度、高塑性和良好的成骨生物活性,是牙科种植体的理想材料选择。

(一)强度突破——纳米晶钛抗拉强度高达1054 MPa,比四级纯钛提升46%

(二)疲劳性能更优·耐久性更高——在更高载荷条件下,纳米晶钛种植体的疲劳循环次数依然较知名品牌提升400%以上

(三)旋出扭矩更高·骨结合更稳固——纳米晶钛种植体在术后多时间点的旋出扭矩值均高于四级纯钛种植体,骨结合更紧密,愈合速度更快

2、SLA表面处理工艺——加速骨结合

3、内六角连接——更好的工具兼容性

4、全方位结构优化——提升初期稳定性·强化自攻性能·降低植入风险

5、11°摩尔氏锥度——稳固密合无微动

二、盛典现场 专业汇聚

在会议上,多位嘉宾围绕材料创新与临床应用展开交流,分享了对纳米晶钛在口腔种植领域应用前景的思考与见解。

博雅迈特创始人、北京大学教授郑玉峰在讲话中表示,纳米晶钛材料的成功应用,是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研究迈向临床的重要一步,将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博雅迈特创始人、北京大学教授郑玉峰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副主任张宇教授认为,种植体的生物活性是影响临床表现的重要因素,优异的生物活性有助于促进骨组织更早建立稳定骨结合,从而实现更理想的愈合效果。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副主任张宇教授

博雅迈特董事长叶雨在讲话中指出,种植体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影响种植效果的关键因素,而伊希思纳米晶钛种植体晶粒尺寸约200nm,晶界数量和位错密度提升200%以上,使材料既具备1054 MPa的高强度,又具有更优异的生物活性。

博雅迈特董事长叶雨

三、合作签约 共促发展

活动现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博雅迈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联合推进“安徽省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建设,在医工结合、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临床验证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推动先进生物材料和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转化与应用。

本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平台共建与协同创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为促进国产生物材料及数字化口腔技术的研发与临床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展望未来 持续创新

伊希思纳米晶钛种植体的重磅发布,充分展示了博雅迈特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这一成果不仅推动了纳米晶钛材料在口腔种植领域的临床应用落地,也为国产种植系统的自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博雅迈特将继续秉承“应用生物材料 重塑健康人体”的使命,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持续推动生物医用材料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397)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