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第二届“健康湾区 健康生活”学术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北校园校友会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广州健康城市促进会、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广州市医疗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卫生健康战略与规划分会共同协办,紧扣“医防融合、体卫协同与健康促进” 主题,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顶尖高校的权威学者,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现场超过300多位健康领域专业人士参加,线上也有数万人同步观看。

  权威深度解读,勾勒健康中国实施路径

  论坛议程丰富,讨论深入。清华大学梁万年教授开宗明义,深度阐述了“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路径”,为大会奠定了战略基调。北京大学郭岩教授则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角度,分析了影响人群健康的深层社会根源。清华大学李栋高级研究员分享了“健康城市‘十五五’规划的近期工作和思考”,为未来五年的健康城市建设提供了规划施工图。中山大学黄奕祥教授则从新时代国家健康战略贯彻的角度分享了今后五至十年期间医院规划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思路。

 聚焦实践创新,探索医防融合落地场景

  医防融合如何从理念走向实践?复旦大学傅华教授带来的“临床场所医防融合实践——上海市实践”案例,以及北京大学刘民教授分享的“创新医防协同,共筑健康中国”思路,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同时,北京大学郝元涛教授题为“人工智能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应用”的演讲,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公共卫生工作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成为全场焦点之一。

  响应全运契机,推动体卫协同精准干预

  论坛巧妙契合了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的热点。中山大学夏敏教授“精准营养、健康体重”的报告,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陈燕铭教授“创新‘3+N’模式构建肥胖防控全周期生态体系”的分享,直接回应了通过科学运动与营养干预应对肥胖等健康问题的社会需求。中山大学蒋卓勤教授对“特殊食品与慢病预防”的探讨,以及林华亮、江剑辉、何红波、匡丽晖等多位专家对慢病管理、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专题报告,共同勾勒出“体育+医疗”协同促进全民健康的精准化、全周期管理图景。

  凝聚湾区共识,助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广州健康城市促进会会长陈少贤教授表示,本次论坛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有效凝聚了湾区健康发展的共识。论坛不仅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更探索了可行的实践路径,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陈杰玲 黄一峰)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222)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