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公司侧钻项目组牢固树立
"所有套损井均可修复"
"所有长停井均可扶停"
"所有报废井均可利用"
治理理念
以降本增效为中心
高效盘活存量资产
大力推进侧钻挖潜提效工作
截至目前
公司完钻65口,投产50口
日油170.7吨
平均单井日油4.3吨
持续推动公司低成本、高质量发展
深化认识、找准潜力
1、加强动态分析
依托前期各单元Direct工区建设及开发信息化建设成果,每周开展动态分析工作,深化油藏认识,梳理井网状况,结合区块报废、长停、低效井的梳理,根据目前开发存在问题,深挖油藏潜力,明确油藏侧钻井位。

2、深化剩余油研究
充分发挥侧钻井成本低的优势,根据各油藏类型的剩余油分布特点,明确潜力方向,断块油藏立足“块块有网”,低渗油藏立足“注采完善”,稠油油藏立足“井网重构”,优先应用侧钻开展"滚动勘探建产""稀油井网完善""稠油开发转型"工作,高效盘活老井存量,创效提升开发效益。

3、落实整体治理
充分贯彻落实“侧钻整体治理模式”,稀油利用老井高部位侧钻挖潜,低部位油井转注补能,构建低注高采开发井网;稠油开展井网重构,部分单元部署注采井网,实现稠油开发转型,截至目前运行井位149口,其中整体调整井数106口,占比71.1%。

上下一体,储备井位

围绕油藏开发需求,持续开展报废井、长停井、套损井潜力大调查,实现由“地下有潜力,地面找井口”向“地面有井口,地下找潜力”转变,地上地下双向发力,有力保障侧钻井位高效储备。
完善制度,激发主动

完善激励制度,配套《石油开发中心侧钻井项目组运行方案》,通过制度约束,专项奖励,激发管理区工作主动性,上半年激励23.5万元。
搭建体系,高效运行

侧钻井项目组以“组织保障、运行提效、施工提速、监督提质”为目标,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将运行流程分解为8个节点,按照关键因素分为4个核心节点、4个辅助节点,改变原首尾相接的递进式运行模式,优化形成多节点一体运行的“4321” 管理运行模式。通过“四个提前”机制、“三个管理”保障、“两个优选”提效,实现“一个目标”,确保各节点运行无缝衔接。

优化工艺,降本增效

围绕油藏开发需求,开展精密防砂工艺、优化解堵技术、差异化投产,保障侧钻质量效益。下步将针对不同油藏情况,充分发挥侧钻技术优势,创新高效开发模式,持续做好地质工艺一体化,全力加大井位储备,做好侧钻井技术规模化应用。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