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浪潮中,一场以“真实世界资产”(RWA)为核心的结构性变革正悄然重塑资本市场格局。不同于以往对概念性叙事的追逐,这一轮创新更注重将传统资产的现金流与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流动性并优化资本配置效率。大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1991.HK)近期对CoinVEX平台的战略投资,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案例。它不仅标志着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向AI+RWA生态服务商的转型,更为中小市值港股上市公司以及中小企业提供了通往全球资本市场的路径尝试。
RWA生态的兴起:从流动性痛点到全球机遇
RWA作为连接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桥梁,已成为2025年加密资产领域的焦点。根据Deloitte的《2025年区块链与数字资产调研报告》,全球RWA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约500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0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贡献率高达40%。这一增长得益于监管环境的逐步明朗化,例如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于2024年发布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明确支持合规的RWA代币化项目。这不仅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还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
传统上,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面临显著流动性困境。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24年发布的《数字金融转型白皮书》中指出,全球范围内,约70%的中小企业资产因缺乏标准化而难以定价,导致年均融资成本高出市场平均水平15%-20%。特别是在港股市场,许多优质制造企业上市后遭遇“仙股化”问题:交易量低迷、估值脱离基本面。根据港交所2024年数据,中小盘股平均日交易额不足1000万港元,这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外流向科技股的倾斜。RWA的介入,正试图通过资产分层与链上交易机制,填补这一空白。它允许企业将股权、债券或收益权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代币,实现24/7流动性,而非局限于传统交易所的开盘时间。
在这一背景下,大洋集团的转型路径值得关注。该集团自1991年成立以来,以硅胶制品及输入装置制造为核心业务,服务于三星、飞利浦、Bose等全球巨头。其供应链体系经ISO和RoHS认证,体现了“中国制造”在质量控制上的成熟积累。然而,随着全球供应链数字化加速,制造业利润率持续承压——波士顿咨询集团(BCG)2025年报告显示,传统制造行业平均毛利率已降至8%以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洋集团于2023年收购了数位营销服务公司北京巨省科技,今年8月举办“Web 4.0战略发布会”,宣布进军AI与RWA领域,提出数据标准化、资产代币化及价值全球化的三大支柱。
CoinVEX:结构化流动性的创新引擎
CoinVEX作为大洋集团数字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一个专注于RWA资产代币化与AI辅助交易的平台。其设计逻辑根植于结构化金融原则,将传统资产拆解为模块化产品,实现从确权到流通的全链条优化。平台采用双层区块链架构:RegChain许可链用于监管合规的资产上链,TradeChain公链则处理公开交易。这种“许可+公链”模式确保了数据追溯性,同时避免了纯公链的匿名风险。
从功能上看,CoinVEX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四个相互交织的维度:
首先是合规架构的构建。平台引入SPV(特殊目的载体)容器机制,将资产隔离包装,确保每个代币化产品符合多辖区的监管要求。例如,在处理中小企业股权时,SPV可将权益映射为链上权益证明(RWAP),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分红。这与SFC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指引高度契合。业内分析显示,此类机制可将合规成本降低30%,如Chainalysis 2025年报告所述,可以帮助亚洲RWA项目避免了欧盟MiCA法规下的跨境摩擦。
其次,真实收益的锚定机制确保了投资者的风险——回报平衡。不同于波动性高的加密原生资产,CoinVEX以企业现金流为基础,引入股票、债券及收益权等底层资产。用户可通过DeFi协议直接捕获现实世界的利润流,例如中小企业运营收益的季度分红。根据BCG的《DeFi流动性报告》(2025),此类现金流驱动的RWA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达7%-12%,显著高于传统债券的4%-6%。大洋集团的产业积累在此发挥关键作用:其制造体系提供的稳定现金流,可作为CoinVEX的首批锚定资产池,进一步增强平台的信誉。
第三,DeFi流动性的注入是平台的亮点。通过港股ETF模块、中小企业Launchpad及绿色稳定币系统,CoinVEX构建了“资本供应链”——将低流动性资产打包成结构化产品,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借贷与抵押。Launchpad模块特别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从项目孵化到代币发行的“一站式”服务,类似于传统投行的承销功能,但以链上智能合约取代人工审核。普华永道(PwC)2025年《RWA市场展望》指出,此类流动性层可将资产周转率提升5倍,为港股中小企业注入约200亿港元的额外融资空间。
最后,生态共生的设计体现了平台的开放性。CoinVEX引入生态代币作为治理工具,用户通过质押或流动性挖矿参与决策,形成价值共享网络。大洋集团与CoinVEX联手打造的这一平台邀请生态伙伴共同构建RWA标准。Gartner 2025年预测显示,到2027年,80%的RWA平台将采用类似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治理,以提升用户粘性。
大洋集团此次战略投资CoinVEX,深化了上述引擎的协同。具体而言,在技术层面,集团的AI数字人系统将集成至平台,用于自动化资产估值及交易服务;生态层面,以香港为枢纽,联合新加坡和迪拜节点拓展跨境通道;资产层面,大洋集团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以及多年的实体企业管理经验,可以为链上平台筛选、引入优质的资产;资本层面,通过RWA服务协会提供流动性支持,形成闭环效应。
市场影响:机遇与考量
从更广的行业视角看,大洋集团的投资不仅是企业层面的布局,更折射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优势。2024年,香港政府推出“绿色与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优先支持RWA项目,吸引了超50家机构入驻。CoinVEX的“模块化SPV”模式,正契合这一政策,预计可为平台带来首批10亿港元规模的资产上链。根据Bloomberg 2025年3月报道,类似平台已帮助亚洲中小企业融资总额超过300亿美元,证明了RWA在新兴市场的杠杆效应。
然而,这一转型并非一帆风顺。RWA生态仍面临挑战:一是监管不确定性,欧盟与美国的框架虽趋于统一,但跨境执行仍存灰色地带;二是技术风险,智能合约漏洞可能放大系统性冲击,如Ronin Network遭受的安全攻击导致的6亿美元损失;三是市场教育,中小企业对代币化的认知不足,需时间培育。根据Forbes 2025年分析,RWA渗透率在亚太仅为15%,远低于北美的25%。
大洋集团的转型探索选择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路径:依托外部现有的优秀合作方与自身资源相结合,避免了“从零起步”的高风险。继2025年10月完成首个港股RWA代币“TaYang / TY317”后,本次投资标志着大洋集团向“AI+RWA服务商”的跃进,目标直指“RWA币股同权 + AI资产管理 + 跨境流动性”,此举也为其他拟转型的老牌上市公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
关于大洋集团(HKEX:1991): 大洋集团成立于1991年,2007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是一家兼具三十年产业积淀与前瞻数字视野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于2025年8月发布Web 4.0转型战略,布局AI与RWA生态,致力于连接实体经济与数字资本。
关于CoinVEX:CoinVEX是一家创新RWA交易平台,以区块链与结构化金融为核心,提供从确权到交易的闭环服务,已成为亚洲RWA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