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桂林市发布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以“五产融合”为路径,结合森林固碳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当地中医药产业向生态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升级。项目计划到2030年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00万亩,实现产值100亿元,并建设一批高标准产业平台与示范基地。

  一、政策与资源双重优势,夯实发展基础

  桂林市作为广西道地药材核心产区,依托国家“双碳”目标与中医药振兴政策,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958万亩,居全区首位,已形成以杜仲、灵芝、黄精等为代表的多样化种植体系。辖区内拥有5个“广西中药材基地示范县”和1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格局初步形成。

  二、瞄准市场缺口,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

  随着国内中医药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消费者对高品质、有机药材需求持续增长。桂林凭借道地药材品质优势,成为华润三九、北京同仁堂等知名药企的稳定供应源。项目将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杜仲橡胶、黄精口服液等,推动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型。同时,依托桂林旅游优势,打造“瑶药浴体验”“森林药园研学”等康养旅游产品,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

  三、引入龙头企业,构建协同发展生态

  项目联合华润三九、北京芝参堂、播梦碳科、香港万美轩等企业,在种植标准、精深加工、碳汇开发、市场渠道等方面形成合力。例如,华润三九将协助建立GAP种植基地,提升药材品质;播梦碳科利用AI+区块链技术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

  四、创新“五产融合”路径,分阶段实施

  1.规划提出以“五产融合”为核心战略:

  一产:智慧林业+GAP标准种植,提升药材质量与效益;

  二产:智能化加工+高值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

  三产:生态文旅+康养服务,激活森林资源多元价值;

  四产:数据资产化,构建溯源体系与决策平台;

  五产:碳汇交易,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新路径。

  项目分三阶段推进:2026—2027年开展试点建设;2027—2028年扩大规模并打通全产业链;2029—2030年实现深度融合与模式输出,力争培育主体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

  五、综合效益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预计项目建成后,每亩综合年收益可达2.38万元,年固碳量50万吨,带动直接就业3000人、间接增收2万人。通过政策支持、科技赋能与市场驱动,桂林有望成为全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审核:赵明星 付强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904)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