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16日,在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上,伯恩光学多项创新的前沿技术重磅亮相,引发行业关注,并先后受到央视、新华社等央媒及地方媒体的聚焦。期间,伯恩光学执行董事、副总裁杨俊建接受采访时表示,伯恩光学希望通过技术突破起到“标杆牵引”作用,实现从“规模优势”走向“技术优势”,推动消费电子产品高端化,提升产业链水平。

央媒聚焦伯恩光学创新产品
高交会集结各个领域的前沿科技,称作“中国科技第一展”,是科技行业最受关注的展会之一。伯恩光学凭借多维度技术产品创新,受到央视、新华社等央媒、省市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伯恩光学执行董事、副总裁杨俊建向央视、新华社等媒体介绍了公司此次展出的“超越周期、超越形态、超越传统、超越防护”等四个维度的创新产品。

其中,AI数字孪生系统是用于模拟手机玻璃后盖镀膜效果的虚拟仿真系统,利用AR技术,能够看到产品在不同环境,不同光线下的厚度、颜色、光效等视觉效果,并且还可以调节参数,直到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用这样的虚拟技术替代实物打样,可以极大缩短研发周期,助力客户加快产品迭代速度,超越产品周期,抢占市场先机。杨俊建表示,“未来,伯恩光学将持续优化技术方案,推动该系统在全产业链深度落地,进一步助推行业加速迭代升级。”
此外,杨俊建还向媒体介绍了伯恩光学多款创新技术产品。全球首款可变厚度超薄玻璃(Variable Thickness Glass,简称VTG),采用伯恩独创的“液体柔性塑形技术”,实现折叠屏幕的刚柔并济;新一代超透镜极为轻薄,在大幅提升投影精度与清晰度的同时,可无缝集成于智能手机和智能头显;“魔女披风”超硬膜是全球首个获得SGS五星级抗刮耐摔认证的镀膜技术。

杨俊建表示,“此次参展,希望通过‘四个超越’的系列创新成果向业界传递——伯恩光学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制造需求,更希望通过底层材料科学和创新工艺,持续赋能客户,引领市场。”
构建立体化创新架构
伯恩光学的创新产品技术持续涌现,长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得益于构建了“高校科研+终端品牌共创”双轮驱动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产学研协同与市场需求联动,形成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闭环。
其中,在科研端,伯恩光学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先进光学技术、先进材料及高科技前沿技术等,夯实底层技术储备;在产业端,通过与头部终端品牌共建需求牵引型实验室,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量产技术,实现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的同步推进。

杨俊建向媒体介绍,“公司坚持‘技术前置’战略,在产品定义阶段即深度参与客户研发流程,依托每年超10亿元的研发投入,构建起覆盖材料研发、工艺优化到成品制造全链条的创新能力。”
同时伯恩光学积极推进“全球化协同”布局,依托分布全球的9大先进智造基地,形成高效供应链网络,可快速响应不同区域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这种“前端技术预研+中台能力转化+终端需求响应”的立体化创新架构,既保障了技术领先性,又实现了市场敏捷性,为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推动消费电子高端化
作为行业龙头,伯恩光学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赋能整个产业链,在智能设备外观领域起到“标杆牵引”作用。
杨俊建接受央媒采访时强调:“伯恩光学希望促进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推动消费电子产品高端化,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水平。

伯恩光学此次展出的多项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有效佐证,伯恩公司有能力从材料的微观世界出发,从创新源头出发,创造出引领全球消费趋势的产品,让“中国定义”的技术标准成为全球消费者体验升级的基石。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