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拂过,稻浪翻金。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曹妃甸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盐碱地水稻迎来了成熟期,农民正在忙碌地进行收割。

经改良后的水稻产量达到1500斤,较之前亩产增加100斤,同比增产30%。该盐碱地改良方案的核心是“先排毒,再补养”。团队在地表下1米深处铺设排盐暗管,像在地下布满“毛细血管”,引入滦河清水反复“泡田洗盐”,让盐分随水排出。项目部联合科研单位,共同研发有机肥配比方案。通过无人机喷洒微生物菌剂、专用施肥车深翻混合,实现精准施肥。

如今,第一批水稻喜获丰收,亩产突破1500斤。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北方盐碱地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曹妃甸样本”。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