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西安至延安高铁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即将迎来全线开通运营的历史性时刻。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西延高铁,将古城西安、红色圣地延安及沿线各个城市紧密连接,串起了散落的文旅珍珠,更以交通赋能为支点,撬动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交通是旅游的生命线,高铁的速度与便捷改写空间局限。西延高铁的开通,将陕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无缝衔接。起点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等世界级文化遗产熠熠生辉,是中外游客触摸中华文脉的必到之地;终点延安则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等红色景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核心阵地。这种“历史文化+红色记忆”的站点布局,让游客在一小时车程内即可完成从“触摸千年文脉”到“感悟革命初心”的时空转换。
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从来都是区域经济发展强大动力。西延高铁不仅是一条旅游线,更是一条带动革命老区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经济线,让“交通红利”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为陕北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提供坚实支撑。长期以来,陕西存在“关中强、陕北弱”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西延高铁的开通,将关中平原城市群与陕北革命老区紧密连接,实现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西延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串联起陕西南北,更成为连接华北、西北与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实现老区振兴的前提条件。西延高铁作为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速铁路,其建设与运营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政治工程。以高铁为纽带,将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革命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形成“红色+交通+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全国革命老区的振兴提供了示范路径。
回望过去,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展望未来,随着西延高铁等高铁线路的不断延伸,中国高铁网络将更加完善,必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刘钊)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