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被视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一次大胆尝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方连着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方连着手握专利权急需发展资金的企业,而如何激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及精准发现适配企业是发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

  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辟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渠道,滨州市转变执法理念,健全制度体系,开展合规指导和执法后续服务,政银联动打造了政银企协调联动服务新模式,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业服务活动。“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落实专利权质押融资401笔、实现融资64.17亿元,助推地方“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知识产权强链增效链条10条,赋能53项产品产能、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位,其中,15项产品产能、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第一位,实现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居全省前列。

  健全制度规范,促进知识产权提质增量

  为促进知识产权更好发挥其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器”作用,滨州市出台《滨州市专利奖励办法》《滨州市知识产权专利导航实施细则》《滨州市知识产权资金管理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滨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中心支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滨州监管分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意见》,将各银行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开展情况纳入市级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情况检测评价。

  通过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制度规范,整合职能部门工作合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力度,盘活知识产权资源,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助力企业变“知产”为“资产”。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19件,同比增长21.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59件,居全省第八位。

  实施合规指导,质押融资工作开展见实效

  建设企业知识产权合规指导体系,围绕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等方面,健全完善合规指引,指导企业加强核心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健康发展,帮助企业打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基础。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不畅通等问题,积极向企业讲解省级、市级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帮助指导企业准备申请专利质押贷款材料,并及时协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帮助申请专利质押融资贷款的企业进行业务辅导,协助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缓解资金困境。

  开展“三个上门”走访企业工作,今年以来共完成企业走访167家。“精”细摸排,听“一线”声音,详细了解企业发展信息和业务需求,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为针对性服务提供数据基础。

  深入园区一线进行调研,掌握企业发展现状和融资需求,科学制定服务方案,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并做好全程跟进指导工作。针对70余家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打通质押融资的难点赌点,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运用政策,充分释放出政策红利,促使区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推行服务型执法,助力融资手续规范化

  滨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大力开展服务性执法建设,监管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会、走访服务企业、知识产权宣传周、“入园惠企”、合规指导等系列活动、微信工作群等多种线下线上方式积极向企业讲解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质押融资知识,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操作流程和省、市相关贴息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认识,打通政策惠企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机构、评估机构积极介入,发挥其专业性作用,企业创新创造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实惠。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与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分析、指导企业办理质押手续、在国家局进行质押登记、完善后续惠企材料整理,实现融资手续的规范化,有效地维护知识产权,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造热情,实现良性循环。

  截至10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19件、同比增长21.7%。实施专利开放许可57件,获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23件、同比增长360%,培育省专利转移转化运用十大典型案例1项。

点赞(1457)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