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镇刘现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白利国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有这样一位“领头雁”,他情系家乡,福泽桑梓,把自己最宝贵的人生年华献给了刘现庄村。十五年如一日,他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为村民办实事,为家乡谋发展,矢志不渝地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闯出了一条“集团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一体化发展”的振兴乡村的刘现庄“路径”,实现了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的华丽转身。

  今年是白利国在河北省玉田县刘现庄当村支书的第15个年头。

  15年前,刘现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村”,住的是低矮破旧青砖房,街边道旁垃圾遍地、蚊虫肆虐;15年后,刘现庄人吃谈营养、穿讲格调,出入宽敞明亮新楼,刘现新村干净整洁、风景如画,文娱活动多姿多彩……村强、民富、人和、景美,这是白利国扎根乡土、兢兢业业带领600多户、2200多名村民奋战十五年,用勤劳双手擘画的乡村振兴生动画卷。

  缘起,从“董事长”转战“村支书”

  在玉田县,白利国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从外出打工起步,经过20多年创业打拼,他陆续创办了矿山、饮料、钢管、彩印、投资、房地产开发、网络等10多家企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积累了数亿元资产。他名下的泰丽公司,跻身全国花炮企业十强。

  “你这几年混得不错,能不能回来接替我。”2008年底,刘现庄村老支书刘德如找到白利国,劝说他回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当时的刘现庄,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白利国陷入了两难。回村,就把自己拴住了,可企业离不开他;不回村,也许就没机会实现自己藏在心底的大梦想,让乡亲们住楼房,当市民,过上让城里人都羡慕的日子。

  思来想去,白利国拿不定主意。没过几天,镇里、村里一拨儿接一拨儿来人给他做工作。虽然父母、妻子和企业高管都极力反对,但是,白利国心中有个声音却越来越强烈:“你不能光盯着自己的事干,你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后几十年,我要带领全村老百姓致富。”

  2009年1月,刘现庄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白利国高票当选刘现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将自己的企业交给家人打理,回村挑起了村干部的重担。

  一诺千金,从村民最期盼的事情干起

  面对全村父老的殷殷期待,上任伊始,白利国便郑重许下了“双百万”的诺言,即实现家家拥有百万资产和百万存款,建成实实在在的小康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白利国决定从村民最期盼的事抓起,首先建新民居。

  “当时,村里一分钱都没有,账面上还有个大窟窿,第一期5000多万元的预算,就是个天文数字。”白利国没和妻子商量,当即决定从企业抽调5000万元过来。新民居建到一半,资金再次出现缺口,贷款下不来。万般无奈,白利国背着家人,先后卖掉了内蒙古的花炮厂、县内的采石场、服装厂和饮料厂,筹资1.6亿元垫到村里。至今,白利国先后为刘现庄垫资累计近3亿元。

  一诺千金!4年半时间,占地27万平方米、规划齐整、环境优雅的新民居拔地而起,村里525户、2006口人搬进了新居,置换出土地680亩。幼儿园、小学、体育馆、医疗室、健康保健中心、村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白利国的承诺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如果没有白书记,我们庄发展不到今天。”村委会妇女主任单子东从2009年回到村里,目睹了刘现庄村8年间的巨变。白利国上任后,她仍在亲戚介绍的星烁锯业有限公司上班,但无时无刻不在留意村子里的变化:破旧的墙面粉刷一新,路面修整平坦敞亮,路边的花花草草美丽动人。今天村里修了幼儿园,明天活动中心启动新建,特别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大坑不知道何时被填上了,她下班时看到老人们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这是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庄吗?”单子东问自己。“更没想到,白书记家竟成了我们庄的银行。哪有这样的人。他们家挣点钱多不容易!若不是我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

  产业为基,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白利国说,“让百姓致富是我的责任,一定要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初战告捷之后,凭着一个企业家的敏感,白利国开始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十五年来,刘现庄人坚守“振兴乡村、产业为基”的理念,立足当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以企带村、村企合一”的共同发展之路。村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不足3000元提高到现在的2万多元。

  白利国在上任后抓住了玉田县昌升物流市场重点工程建设的机遇,联合周边企业筹资2000万元兴建了“刘现庄发达工业园区”,很快就吸引了8家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入驻园区,不但拉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而且安排村里700多人进厂当了工人。同时,经过白利国的“牵线搭桥”,刘现庄还与丽泰集团有限公司村企联建,优势互补,联手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效率,增加村民收入,白利国倡导并发起成立玉田县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联合本县部分农民企业家、种粮大户、科技能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农产品经纪人以及村民入社,目前注册资金900万元,社员31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3%。他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农民土地入社统一经营,现已流转土地2138.16亩,占村全部耕地的83.52%。同时,白利国还带领村民成立玉田县孝老村房地产有限公司,全村农民按拆迁房数AA制分得股份,真正做到了“户户有股份,人人是股东”,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强,为实现每户“双百万”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白利国的带领下,刘现庄以富达农民专业合作为龙头,先后办起千亩食用菌示范基地、农业种植公司、福泰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猪、鸡养殖小区、社员用品供应中心及村民大食堂等经营实体。其中,刘现庄投资500余万元2011年办起的千亩食用菌示范基地,建香菇温室大棚91个,并全面实施品牌战略,顺利通过基地认证和“刘现”商标的注册,所生产的香菇2012年被农业部农产品检验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现已走出玉田,陆续打入京津唐等高端市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白利国成立了刘现庄集团,村民股份人人均等。集团的成立不谨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依托鸦鸿桥市场的区域优势,白利国又提出发展养殖业,培养了众多养殖大户,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文化铸魂富“口袋”还要富“脑袋”

  民风正则民心齐、村风正则基层稳。每天早上6时,白利国的父亲就会和村里其他60岁以上的老人一样,从家里出来,走向同一个地方——刘现庄孝老大食堂。在那里,他们可以领取村里专门为他们提供的免费早餐。

  凉拌土豆丝、煮鸡蛋、咸菜、小米粥、八宝粥、馒头……干净的环境、熟悉的老友、热气腾腾的饭菜,甄广芝老人不禁感慨道:“不仅不花钱而且味道好,服务也很周到,顿顿都吃得舒心”。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自2011年起,“孝老大食堂”每天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早餐,这样的孝老传统已经延续了14年,一直没有中断过。

  “当初建设这个食堂就是为了帮助子女尽孝,解决村里孤寡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谈起建设食堂的初衷,村党支部书记白利国十分感慨。

  刘现庄村把2011年的9月9号定为首届孝老节,全村百姓聚在一起为老人集体过生日,生日当天会为老人发放养老金和慰问品。此外,村支部每个月还会给老人们发放补偿金,种种举措极大地提升了老人们的幸福感!

  如今,“孝老大食堂”不仅让农村残疾老人、留守老人和困难老人就近吃上了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的早餐,还推动老人们走出家门,拓展交际圈,促进邻里和睦相处,让老人们收获“桑榆晚霞映天红”的幸福。

  “好村风和好日子同样重要,不仅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在发展企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白利国不断探索独具特色的刘现庄文化,用乡土文化凝聚人、感染人。

  为改善村容村貌,白利国带头捐资,筹措资金30余万元,把一个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臭水坑,改造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健康文化广场。

  为了让百姓生活无忧,白利国提出了老百姓上楼水、暖、电各种费用全免的举措。此外,村支部在一年当中的各个节假日都会发生活用品,光是春节期间发放的礼品就多达十几种,如鱼、肉、苹果、瓜子、糖块、白酒等,老百姓几乎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过个好年!

  为挖掘刘现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入村道路及村内主干道两侧路灯上设置宣传展牌,建设历史文化长廊,并先后投入资金达600万元,成立刘现庄集团庆典礼仪中心、玉田县戏迷协会刘现庄分会、收藏家协会和复耕书社、舞蹈队、文艺演出队等群众文化团体。

  现在的刘现庄,已经成为玉田县第一个荣获中国特色村、中华孝老村、国家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称号的村庄;在全国乡村中第一个建立了“孝老节”;有了全省第一家乡村书画艺术工作室……

  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在刘现庄村的红色文化广场,毛泽东主席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铜像通高9.9米,寓意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长长久久存在人民心中,底座上镌刻着景学勤将军书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镶金大字。

  2017年9月1日,刘现庄举行了毛泽东主席铜像揭幕暨刘现庄红色文化广场落成仪式。“自揭幕以来,每月1号早晨,刘现庄全体村民都会来到红色文化广场瞻仰毛主席铜像并敬献鲜花,以此接受红色传统教育,缅怀领袖的丰功伟绩。”白利国表示,作为全国第一个村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刘现庄村近年来持续加大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力量,展现红色风采,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先后建成村民文化大礼堂、村史馆、红色文化广场等红色文化教育场所,吸引外来人员前来参观,每年接待参观人员近3万人次。

  刘现庄村的红色文化传承充分体现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用红色文化滋养初心,树立大局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凝心聚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上。在2020年那个特殊的春节里,仅三天时间,这个400多户人家的村庄就为疫情防控捐款近24万元,几乎每家每户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参与捐款达千余人次。捐款现场,捐款台前排起了长龙,前来捐款捐物的既有高龄老人,也有稚嫩孩童,有的村民无法赶来现场,委托邻居朋友代捐,有的捐了一次觉得不够,便重新排队又捐了一次……一幕幕感人场面,汇聚一份份深情,彰显出了刘现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信念担当和真情大爱。


  (白利国,1969年1月出生,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镇刘现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荣获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十大标兵、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十大杰出村官、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五四青年奖章、唐山市光彩之星、玉田县道德模范等诸多殊荣。)

点赞(1416)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