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镇这片千年瓷都的土地上,一场关乎中国航空制造业未来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兴航空”)正通过超大型工装智造、航空零部件公共检测云平台等创新实践,在航空设备制造的赛道上一路飞驰。本报记者深入企业一线,探秘这家民营企业如何以技术突破重构航空制造生态。

图片说明:昌兴航空办公大楼


  一、技术创新筑基,低空经济开新局

  昌兴航空成立于2010年,专业从事航空复合材料模具设计制造、航空工装工具设计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等,在创新驱动的战略引领下,一路高歌猛进,成绩斐然。企业拥有双龙门高速六轴加工中心,国内首台、填补国内空白的自动化柔性梁工艺装备,以及200余台(套)先进装备;已获得ISO9001和AS9100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诸多资质;研发55项新产品及新技术,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明专利7项、审中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5项、外观专利1项,新产品26项,并斩获多个省级奖项;凭借强大的配套网络,与航空工业十大主机厂、中国商飞、部分航天科研院所等众多航空航天企业及科研院所紧密协作。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通用航空、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昌兴航空紧抓机遇,通过“科研能力、产品创新、管理提升、人才队伍、产业延伸、经营运作”六驾马车协同发力,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我们以高质量发展目标为牵引,致力于实现经营产值和发展效益的双向大幅增长。”昌兴航空董事长江滨表示。公司重点推进的“超大型工装生产项目”和航空零部件二期项目,将形成年产10万套大型工装的生产能力,并建成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模具与零件生产线。与此同时,昌兴航空正加快航空零部件检测的CNAS取证工作,打造面向社会的公共检测技术平台,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说明:昌兴航空董事长江滨与研发团队探讨技术改进方案


  二、政策东风助力,政企共绘新蓝图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4年3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对2027年和2030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提出具体目标。预计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为昌兴航空等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对低空经济的支持,为我们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江滨表示,“这些政策不仅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支持。”景德镇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昌兴航空的成长是江西民营航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未来,我们将继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优化服务环境,推动产业发展,抢抓低空机遇,助力景德镇从‘千年瓷都’向‘航空新城’跨越。”

  三、启航新的征程,“智”造名片耀未来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江滨作为民营航空企业的杰出代表现场参会。“这次会议传递出党中央对民营企业战略地位的空前重视,对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江滨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昌兴航空将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数字化转型,坚持做强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一大主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国家航空‘智’造产业打造一张金名片”。

  从传统工装制造到智能产线集群,从追赶者到领跑者,昌兴航空的蜕变之路,正是中国航空制造业崛起的生动注脚。而今,在景德镇——这座曾以瓷器联通世界的千年古城,一条由硬科技织就的“空中新丝路”正横贯苍穹。祝愿昌兴航空以创新为翼,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破浪前行!


点赞(1933)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