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阳光和煦,北京大风堂艺术馆揭牌仪式在北京房山大风堂基地举行,标志着北京大风堂正式踏上新规划、新征程。



  活动现场,北京大风堂艺术馆馆长、第三代大风堂堂主孟庆利回顾了大风堂的发展历程,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初具规模,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大风堂人的心血与汗水,为大风堂艺术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大风堂艺术馆副馆长王培良介绍了大风堂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他表示,除了在山东德州拟落地的“大风堂山东艺术中心”项目之外,在全国唯一的“世界长寿之市”——广西贺州,大风堂依托当地“生态底色”与“长寿基因”两大核心优势,按照国家标准规划建设了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孵化基地。同时,在贺州孵化基地拟建立大风堂艺术研究中心广西园区,实现文化与东方艺术、生命与旅居康养的有机结合。不仅如此,大风堂还先后在广西桂林漓江和云南昆明西山区滇池畔布局两大旅居康养基地,适合分时度假、避暑避寒及组织各类笔会和相关展览、论坛等活动。



  王培良还演示了由北理工深圳研究院研制的负离子控氧设备,该设备超高的负氧离子释放,以科技复现“森林睡眠”体验,成为“科技赋能健康”的典范,真正实现了“我把贺州带回家”的愿望,赢得了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活动现场,展示了由大风堂第五代传人崔庚晨率队完成的巨雕“紫袍玉带石——盛世龙砚”。崔庚晨介绍,该作品砚长15.8米、宽3.5米、高2米、重88吨,由8名雕刻师用时两年零八个月精心雕琢而成。作品以祥云为背景,黄河为纽带,五十六条巨龙盘绕其间,九龟翻腾,一凤祝福,犹如一艘巨轮扬帆远航,承载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风堂艺术馆顾问张美远及嘉宾们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张美远强调,“文化传承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建议深化军民融合项目,推动艺术资源向全国辐射。

  与会嘉宾从国防文化、产业协同等角度提出发展建议,为大风堂注入“国家战略视角”,对大风堂的五年规划及长远发展也给予精准且中肯的指导意见,鼓励大风堂人继续发扬拼搏精神,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北京大风堂艺术基地这座艺术殿堂,占地近百亩,馆藏作品近三千幅。这里汇聚了众多艺术大师的稀世珍品:张大千泼墨山水笔墨酣畅,意境幽远;齐白石的虾趣图灵动鲜活,妙趣横生;傅抱石的山水画卷气势磅礴,意境雄浑;李可染的牛图质朴敦厚,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禹之鼎的人物肖像,栩栩如生,尽显人物神韵;董其昌的书法作品笔法精妙,气韵流畅;李鸿章的书法与绘画亦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艺术家的心血,令人叹为观止。除这些珍贵书画作品之外,大风堂还拥有另一件镇馆之宝——长达四千米的书画长卷。它宛如一条艺术巨龙,蜿蜒盘旋,展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近年来,有十幅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拍出过亿的高价,其中六幅出自张大千之手,这无疑进一步彰显了大风堂馆藏作品的卓越品质与艺术价值。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9日,大风堂第四代传人、孟庆利入室弟子、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院士、一级美术师张师曾的作品《竹林七贤图》以1920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消息在大风堂艺术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大风堂艺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艺术地位也在不断升级。如今,国内外诸多机构纷纷与大风堂展开合作。大风堂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艺术平台,始终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愿与志同道合的相关机构在各项活动、相关展览展会、高峰论坛等多方面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共襄艺术盛举。

  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大风堂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拓展多元领域。当前,有健康保健专家正在联合大风堂基地共同开发国医堂。未来的大风堂,将形成大风堂、国训堂、国医堂、三圣堂“四堂”生辉,相互交融,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大风堂将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在文化艺术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审核:马国香 付强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694)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