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共‘橡’自然 迎豹回家“共同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窦店集体林场盛大举行,京冀晋三地携手生态保护修复,共建生物多样性之都。


  “迎豹回家”项目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学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带豹回家专项基金等多方机构共同发起。

  作为连接京冀晋三地生态保护的核心枢纽,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带豹回家专项基金通过科学监测、栖息地修复和社区共管三大抓手,推动华北豹种群恢复与太行-燕山生态路径重构。



  华北豹也叫中国豹,是华北地区唯一一个中国命名的豹的亚种,也是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保护华北豹,实际上不光是保护这一物种,而是保护这片森林和在这里生活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橡栎是北京的一个很重要的骨干的树种,栎类长大以后,栎类的种子就是狍子、松鼠、兔子的食源,而狍子、兔子是华北豹的食源,相当于间接给华北豹提供食物。

  华北豹,在北京销声匿迹已有30年。近几年,它频繁在北京周边现身,最近的一次距京西仅20多公里。京冀晋三地地联合开展的“共‘橡’自然 迎豹回家”生态工程日前全面启动,计划通过系统性生境修复,未来十年,京冀晋三地将携手开展生态修复,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地区补植1000万株栎树,为华北豹打通进京路。

华北豹(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带豹回家专项基金供图)


  科学调研显示,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度的“晴雨表”,华北豹的回归需要完整的食物链支撑。项目将重点补植1000万株栎类树苗,这类树木形成的半开放林冠既能维持林下植被多样性,其富含淀粉的果实更能为狍子、野猪等有蹄类动物提供稳定食源。据测算,单株成熟栎树可支撑约500只中小型动物生存。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代表京冀晋三地林草部门致辞。王小平介绍,华北豹在北京最近的记录出现在1995年北京密云区。华北豹如果能回到北京,将标志着北京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生态系统更稳定、可持续、健康和多样化。通过市民参与,政府组织的形式,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让一个标志性的物种回归它的老家,这是一个有导向性的、标志性的共同行动。“这不是单纯保护某个物种,而是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系统工程。”王小平强调,项目最终将形成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为全球特大城市群生态修复提供中国方案。随着廊道网络逐步完善,华北豹或可沿太行主脉、燕山支线及门头沟生态带三路抵京。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副理事长张立在致辞时表示,社会公众、企业、环保组织将配合政府部门做出建设首都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的宏大目标。华北豹作为生态保护的旗舰物种,保护华北豹不单单是拯救一个濒危物种,实际上是维护整个北太行生态的屏障。在未来,我们有信心与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配合政府的生态方向,把整个京冀晋地区生态修复做成全球生态修复十年典范。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带豹回家专项基金苏勇现场披露,项目自2017年提出,始终以修复华北山地生态系统为核心。已构建覆盖北京、河北、山西监测网络,记录大约50只华北豹个体活动,并在山西和顺建立首个保护站。2024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带豹回家专项基金共投入221.6万元,对现有栖息地及生态路径开展初步评估。2025年5月将完成第一期(8亩)植被修复,为“共‘橡’自然 迎豹回家“共同行动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活动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人们忙着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共补植栎树1500株,为三北工程区域增添了一抹新绿。



审核:马国香 付强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590)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