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日前,成都星达铜业电子信息及航空专用导体生产项目正式竣工,并启动部分试生产,预计满产后将新增产值15亿元。
填补高端领域需求
在双流区怡心街道邵家街一侧,便是成都星达铜业电子信息及航空专用导体生产项目所在地。铜原料熔化、上引、成圈……走进崭新的产线车间,20根铜线正随着机器的自动化,运转快速而稳定地成型,铜线“舞”动、奏响了产线提质扩能协奏曲。
该条产线为无氧铜杆产线,主要在电子器件、电力传输、汽车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经过前期设备安装和调试,产线已在2月中旬率先启动试生产。“它采用了国内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确保了产品性能的稳定。目前,整个产线已实现满负荷生产,一季度产值在1.15亿元左右。”
据星达铜业生产主管费圣蛟介绍,该条产线主要是为保证公司部分原材料的供应,同时拓展产品的种类,满足市场的多样化产品需求。“目前,我们正在对第二条产线的设备安装和调试,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能。届时,我们整体产线将实现100%自动化。”
项目高效推进的背后,是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简称双流经开区)“全周期服务”机制的强力支撑。2023年项目建设初期,因新增产线需重新办理环评手续,企业一度面临审批周期长的难题。双流经开区管委会联合双流生态环境局启动“绿色通道”,通过预审指导、并联审批,仅用20天便完成环评批复。
“项目启动建设以来,我们得到了园区管委会、部门的大力支持,很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确保项目竣工顺利进行试生产。”星达铜业行政总监薛晋川表示,如今,随着项目的竣工,新工厂的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中,预计6月底完成全部生产设备的调试安装工作,进行试生产。
21个项目同步推进
星达铜业项目的竣工,是双流经开区一季度“项目攻坚”的缩影。1-3月,双流经开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83.8亿元,同比增长14.92%。
今年以来,双流经开区管委会以“建”为核心,一手抓存量项目建设,一手抓新增项目谋划,快节奏、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一季度,园区新开工了成都欣科医药核技术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四川贵通新型建材厂两个项目,成都金发科技新材料园电子信息及新能源汽车项目二期、红云药业等21个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后续,我们将建立在建项目清单、储备项目清单、入库入统项目清单等调度清单,做好项目全过程、全链条跟踪推进,促进项目投资提速。今年,我们将推动瑞迪电磁等8个项目顺利开工,红云生物等18个项目加快建设、千嘉科技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双流经开区项目促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制造”到“智造”,双流经开区以项目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随着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产业项目落地生根,这片热土正成为西部高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赵雨娇 龚友国)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