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南页岩气田的广袤土地上,他以场站为家,与设备为伴,用脚步丈量管线安全,用匠心守护能源动脉。他就是四川页岩气公司2024年度劳动模范、场站管理及设备组长张益——一位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刻进骨髓的能源卫士,更是一位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石油精神的奋斗者。



  以学为基,锤炼能征善战的“金刚钻”

  “页岩气开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这瓷器活。”面对页岩气开采中高压、高温、高腐蚀的复杂工况,张益始终保持着“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工作中,张益始终秉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以行业模范为标杆锤炼职业素养,在思想、业务、能力等多维度实现全面发展。他深耕专业领域,主动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系统强化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注重在生产一线积累经验、总结得失,形成了“学习—实践—优化”的良性成长闭环。在思想政治层面,他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通过系统学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与国家发展战略,将理论素养提升与专业技能锤炼有机融合,实现了政治觉悟与业务能力的双提升。这种立足岗位、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使他成长为既精通专业技术又具备全局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油气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以干为要,勇当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2023年4月,四川页岩气公司全面启动自主运维体系改革,作为场站管道与设备组负责人的张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团队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四川页岩气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作中,他总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隐患排查必须像啄木鸟治病,既要精准定位,更要除根务尽。”面对设备老化、管线腐蚀等问题,张益推行“三级排查+五定整改”机制。他牵头组建党员突击队,带领技术人员顶着烈日巡检、冒着风雨排查,建立“一患一档”数字化台账,绘制出覆盖全管网的隐患热力图。“设备不会说话,但数据可以。”他常对组员说,“我们要学会从细微的参数波动中捕捉隐患的蛛丝马迹。”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带领团队累计消除地面集输系统各类安全环保隐患1000余项,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

  在重点工程中,张益总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积极投身于各类大修/改造项目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施工环境复杂等诸多棘手挑战,张益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懈怠。他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精心谋划每一个施工环节,严格把控每一道质量关卡,高效协调各方资源,积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圆满完成各类大修与改造项目50余项。这些项目的顺利交付,不仅极大提升了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也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筑牢了坚实根基。

  此外,在抓实设备基础管理、提升管网输送效率、缩短应急抢险处置周期等方面,张益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公司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以创为魂,争做技术革新的“推动者”

  在扎根一线、躬身实践的同时,张益始终以“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要让论文写在生产现场”为信条,保持着对前沿技术的敏锐嗅觉,坚持将技术创新与生产需求深度融合。他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先后参与了《天然气压缩机组润滑油使用行业标准(暂行)》《压缩机降噪厂房施工规范》两项行业标准的编制,牵头完成了《老气田数字化转型-整体式天然气压缩机组一键启停研究》《深层页岩气平台排液系统失效机理及防治研究》等科研项目,参与完成《离心泵自动补水装置》《机械自动排水装置的研制》《一种用于天然气净化的三级组合式气液分离器》等三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并获得专利认证,为西南油气田的优质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从设备维护的“螺丝钉”到技术革新的“顶梁柱”,再到安全生产的“守护者”,张益用多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石油工人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深层百亿页岩气田”的征程中,他就像一口永不干涸的气井,源源不断地输出着智慧与力量,用奋斗的足迹在川南大地镌刻下能源报国的诗篇。


  (四川页岩气公司:张益 徐诗薇)



审核:吴洁 闫肃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919)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