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经开区莲花中心明珠社区,一支由党员、居民志愿者组成的“为明·益起行”志愿服务队,以邻里互助守护为核心,将合肥“窗帘之约”的助老智慧融入社区治理,探索出一条“安全守护+温情关怀”的特色路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这支队伍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在现代化治理中焕发新生。
群接单“微响应”,织密安全防护网
“为明·益起行”志愿队的核心工作模式是“群接单+快响应”。居民通过微信群反馈隐患(如楼道杂物堆积、强电井违规存放物品等),物业和志愿者“接单即办”,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今年3月,居民李阿姨在群内反映“3号楼4层强电井门虚掩,堆满纸箱”,志愿队立即带人到场核查,发现纸箱内夹杂易燃杂物,存在火灾隐患。志愿者联合物业不仅清理了杂物,还推动全小区开展“清楼行动”,并在业主群内发起安全倡议书,实现小区楼栋全面覆盖。志愿队还运用“志愿积分制”,动员居民参与隐患排查获得志愿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发自治热情。
党建引领志愿微光,共绘治理新图景
为深化“窗帘之约”实践内涵,5月7日,明珠社区党委组织党员骨干、“为明·益起行”志愿团队赴瑶海区恒通社区开展实地考察学习,并举办“党建引领志愿微光”学习交流会,汲取基层治理先进经验,赋能辖区善治升级。
明珠团队实地探访了“窗帘之约”发源地恒通生活小区。通过志愿者每天观察独居老人窗帘开合状态,成功化解多起突发风险。而88岁仍在缝纫机前制作公益手工包的志愿者,让明珠社区党员张阿姨感慨:“看到她与我妈妈一般大的年纪,还在热衷公益。这位志愿者‘妈妈’激发了我们继续做志愿服务的动力!”
在随后召开的“党建引领志愿微光”交流会上,明珠社区志愿者们围绕“如何让‘窗帘之约’扎根新社区”展开研讨。下一步,明珠社区将在完善辖区老人信息的基础上,做好“窗帘之约”优秀经验三结合。要与智慧治理结合。引入智能水表、用电监测设备,更精准识别独居老人异常情况。要与文化浸润结合。结合各类文体志愿服务,通过“邻里节”等活动,传承“亲仁善邻”理念。还要与新就业群体结合。发动快递员、外卖员担任“移动观察员”,通过日常配送观察独居老人生活状态,拓宽守护网络。
窗帘之约“焕新篇”,科技温情双守护
在“窗帘之约”的启发下,“为明·益起行”将安全守护对象聚焦独居老人。社区网格员为独居老人建立“一户一档”,结合日常巡查与上门服务,形成双重保障。志愿队发起“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青少年教老人使用智能设备。初中生小周为邻居张奶奶安装了家庭监控APP,并教会她通过微信与志愿者进行视频联系。张奶奶感慨:“以前总觉得科技离我们远,现在志愿者教我用手机,有问题可以实时沟通,心里踏实多了!”
基层治理以需求为导向,以共治为途径。除了“为明·益起行”志愿服务团队,明珠社区还涌现出“合肥大姐”“小雏菊议事厅”等自治品牌,通过“为明·益起行”与“窗帘之约”的双向融合,以微小切口撬动大服务,以志愿精神凝聚治理合力,形成“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治理生态。(赵骥安)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