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年轻化是很多传统企业应对代际更替,保持市场活力与竞争力的战略,而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正在成为这一战略的“加速器”。3月以来,一场连接产业需求与高校创新的深度合作持续开展。作为第二届大学生创想大赛的承办方,匠技新(上海)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匠新”)携手索尼先后走进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高校,通过系列活动搭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桥梁。

  深度对接:构建高校创新资源网络

图片说明: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开展交流互动


  匠新凭借其独特的高校合作网络,精准对接学术资源与产业需求。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索尼XR产品与“引擎应用及实现”课程结合,展开了一场科技与创意的深度互动,碰撞出创意火花;在华东师范大学,索尼创新技术与“数字媒介创新应用与实践研究”课程实现深度融合,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昆山杜克大学,关于科技与创想的精彩宣讲、XR产品展示和Mocopi体验,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图片说明:昆山杜克大学的学生体验科技产品


  通过本次校园活动,为Z世代创想者提供舞台,实现了“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据悉,该合作网络还将延伸至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更多高校,形成跨地域、跨学科的创新生态。

  双向赋能:打破创新实践边界

  活动通过“科技体验+创意指导”的双轮驱动模式,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索尼大赛负责人不仅详解赛制标准,更针对学生作品的技术可行性、市场价值等维度给予专业指导。

图片说明:华东师范大学做客索尼


  上海大学参与活动的高校教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产业界的直接反馈,让学生对创意落地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部分同学表示,体验XR产品后,他们对作品的呈现方式有了新的思考:“通过XR技术展示设计,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对创意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昆山杜克大学计算与设计领域教授认为,这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与行业专家交流的绝佳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期待年轻的创想者在大赛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意和才华。

  生态价值:从创意孵化到产业转化

  匠新通过整合索尼的产业资源与高校的创新资源,为创新转化开启加速引擎。这场产学研协同的实践,一方面为企业对接创意人才;另一方面,将产业需求前置到高校教育环节,推动“学以致用”的教学实践。匠新在激发创意的同时,打通从校园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百米。

  这场产学研协同的实践表明,当产业需求与高校创新实现精准对接,不仅能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Z世代人才,更能为品牌注入持续的创新动能,或将为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新的范式参考。



审核:吴洁 闫肃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563)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