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襄阳联通以“总经理办实事”活动为重要抓手,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通过网络赋能、数字赋能、产业赋能“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基础建设、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服务承诺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精准施策办实事 绘就帮扶攻坚“实景图”

“帮扶工作必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襄阳联通党委书记吴倬旻在保康天子坪村调研时强调。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将“总经理办实事”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党委书记亲自带队深入保康天子坪村、南漳石佛寺村等5个帮扶村开展实地调研,与村两委共商发展规划,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余户,协调解决驻村工作队办公生活难题25项。

2024年以来,公司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万元,精准实施6个民生项目。其中保康天子坪村120KW光伏项目已实现年预计集体收益10万元,为移民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网络筑基办实事 畅通数字乡村“大动脉”

“现在信号满格,直播卖货再也不用担心卡顿了!”枣阳市武岗村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变化源于襄阳联通“总经理办实事”清单中的网络覆盖工程。驻村工作队进驻前,该村室内近乎无信号,联通用户占比不足 10%;经过网络建设专项攻坚,如今联通移网用户占有率达70%、宽带占有率超90%,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质的飞跃。

作为“总经理办实事”重点工程,襄阳联通持续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在市县城区、重点乡镇推进光纤宽带和4G网络补强工作,加快5G网络建设,打造优质双千兆网络。加快推进900M低频打底网建设,补齐乡镇、农村以及主要交通线4G广覆盖短板;合理规划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实现城区、乡镇宽带全覆盖,农村聚居区应覆盖尽覆盖。

这一张张精心织就的“信息网络”,不仅打通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更构筑起一条条“信息高速路”,为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提供了坚持支撑,真正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

数字赋能办实事 打造乡村治理 "智慧脑"

在保康天子坪村村委会的数字化监控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茶园病虫害预警、养殖基地动态画面——这正是襄阳联通“总经理办实事”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标杆成果。公司为该村量身打造的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红外线技术实现野猪预防与驱离,被村民亲切称为“田间数字卫士”。

在“总经理办实事”框架下,襄阳联通驻村工作队化身 “数字专员”,在5个帮扶村打造“数字乡村”示范点:天子坪村三个集中安置点建设53个网络端口,无线宽带接入29%。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乡村治理向“可视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产业项目办实事 培育集体经济 "新动能"

在保康天子坪村,襄阳联通创新实施“1234”产业帮扶计划,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项目激发乡村经济内生动力。“两个1”工程中,100亩茶园基地完成50亩补栽,形成连片种植规模;100亩油茶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两个2”工程构建起“合作社+技术+市场”的模式:200亩苍术药材基地由天子坪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支撑,每亩投入5000元,验收后获25万元财政奖补;200亩辣椒与枕头山芝麻基地实现销售收入2.5万元。

更具创新性的“一个3”生态养殖项目,利用水库支流投放300亩鲢鳙鱼苗,补充投放2000尾鱼苗后,年底可捕捞万余斤,预计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而“一个4”工程中,400平米山羊养殖基地已形成320头存栏规模,年底计划出栏140头,可实现收入15万元,带动村民年人均收入提升9000余元。这一系列帮扶举措实现了集体增收与个人致富“双赢”目标,探索出一条“短期见效快、长期可持续”的产业振兴新路径。

襄阳联通将持续深化“总经理办实事”活动,以“网络筑基、数字赋能、产业造血”三大工程为着力点,让乡村群众切实感受到“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温度,在荆楚大地上书写央企助力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428)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