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的明显提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全面推广应用。这为整个船舶工业指明了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多方联动,从实验室走到产业中

  在国家大力推动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上海联通与SEAGOSOFT公司以“大模型赋能国产船舶工业设计”为核心目标,三方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船舶设计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和探索,以期建设一个“技术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共生”的创新生态。以行动落实国家船舶工业升级战略,为行业探索数字化转型范式,最终实现“政策势能—生态动能—行业价值”的三级转化。

  在合作中,上海联通提供强大的通信与云计算能力,数智公司发挥技术、算法优势,为数据传输与存储、算法优化、模型训练提供坚实支撑;SEAGOSOFT公司作为产品数据和行业知识的底座,提供海量数据、技术指导、标准顾问等专业把控。三方合力,各取所长,针对船舶行业规范要求复杂、建模设计周期长等痛点问题,共同研发快速而有效的AI解决方案,填补行业空白,推动产业变革。



  目前,聚焦于船舶设计领域的三个重难点场景,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应用并已小有所获。

  敢开先河,立足场景大胆创新

  船舶设计领域面临规范复杂、流程低效、交付滞后等挑战,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锚定痛点,在合规校验、建模周期、多元需求等维度破局,以合规保障、智能提效、创新赋能为核心,构建“痛点—方案”闭环,在高价值场景中提升效率、展现数据价值,驱动船舶设计智能化转型。



  一、专业知识智能体攻克船舶规范解析难关

  在船舶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频繁参考上万页的规范手册进行参数核对与计算,这对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极高要求。造船规范知识问答智能体覆盖了大语言模型问答中文本、图表、公式等业界所有技术难点。双方借助DeepSeek和元景MaaS平台RAG技术,结合船舶行业数据,对船舶设计规范书进行精准解析与回答。经过联合攻坚,该场景的准确率已大幅提升45个百分点至85%,显著提高了设计过程中规范查询与解答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翻模设计智能体开启船舶建模高效新局

  传统的船舶翻模设计工作流程繁琐,设计师需对2D图纸进行工艺参数标注和3D建模,通常需要10—20个设计工程师耗时3—5个月才能完成2D—3D的建模工作。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目前实现了业界首次技术创新,通过元景多模态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对2D设计图纸进行参数和设计要素识别,并输出给船舶3D建模所需的数据要素。该智能体现在已经能覆盖10余种2D图纸元素识别,并与建模软件语言匹配建模信息,成功节省了40%的设计人力,设计效率提升了50%,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周期。

  三、设计流程智能体提升船舶系统开发效能

  船舶建造周期长,建设管理软件系统涉及多个业务场景,需要跨部门协同开发,需求变更频繁直接影响到系统高效设计。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打造的设计流程智能体是船舶行业首个系统敏捷开发智能体。通过智能体编排技术,融合需求和系统开发的业务知识,构建了以图文档为主的多个场景智能体协同系统开发模式。该产品应用使软件系统敏捷开发效率提升了50%,有效应对了需求变更带来的挑战。

  站在船舶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起点,联通数智既是这场伟大变革的见证者,更是开拓者。穿破“旧”迷雾,重塑“新”生机,每一次创新都将被铭记。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船舶行业向河海进发的决心。面向未来,联通数智将加快创新的步伐,在数智化浪潮中劈波斩浪,联合产学研用各界伙伴,一同书写属于中国船舶工业的时代华章,向着更辽阔的星辰大海,全速启航。



审核:子良 李海权 震乾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794)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