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取得新突破。7月18日,记者获悉,成都高新区企业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聚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成功实现等离子体点亮。这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探索上,尤其是直线型场反位形技术路线的商业化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清洁能源“人造太阳”的梦想正加速照进现实。

  据了解,此前,我国直线型场反位形技术领域存在终端损失、等离子体稳定性与维持等核心物理问题,以及强磁场、第一壁材料抗辐照、耐高温性能等关键工程技术瓶颈,系统性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刚刚起步。瀚海聚能所研制的HHMAX901自2024年中旬立项,同年8月正式开始启动物理设计。经过多次物理与工程上的设计迭代,于今年2月正式固化设计,进入工程建造阶段。目前已完成了装置全部真空系统以及支撑系统的建造、装配,并通过了真空检漏以及绝缘耐压测试。

  相较与传统的托卡马克装置相比,该装置建造成本更低、工程迭代速度更快、能量密度更大、体积更小,应用更灵活。本次等离子体点亮成功,更标志着其已具备后续场反实验基础,有效填补国内空白,成为与“国家队”并行互补的科技创新力量。

  此外,瀚海聚能还深入推进“边研发边转化”的“沿途下蛋”机制,利用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中子开发癌症治疗、中子成像和核废料处理等技术应用,孵化沿途商业化产品。

  瀚海聚能董事长项江表示:“以本次HHMAX-901主机点亮为起点,瀚海聚能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商业应用为导向,在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人类探索终极清洁能源的梦想带来新的曙光。 ”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形成氢能、光伏、数字能源(含新型储能)、核能以及新材料(含固态电池)“4+1”产业图谱,已聚集新能源新材料规上企业30余家,培育出硅宝科技、银河磁体、中自科技、厚普股份等上市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其中,涌现出多个“爆款产品”,如厚普股份共同承担研制的西南地区首套 220kW 高安全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实现我国在氢能应急电源领域核心设备自主化的重大突破;倍特数字能源公司主导建设的“成都高新区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入选国家示范清单,成为中西部唯一入选的虚拟电厂示范项目。

  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成都高新区将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推进“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全力以赴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努力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培育成为加快建设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新增长极。(杨丽蓉)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691)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