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将巨大的市场潜力转化为进口规模的经济效益,加快建设特色单品进口集散中心,扩大“成都进口嘉年华”品牌效应,市商务局拟于8月—11月举办“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旨在精准捕捉消费脉动,对齐消费需求“颗粒度”,深度链接消费和贸易,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沉浸式感受购全球便利,以新供给激发“新需求”

消费的核心是“需求”。除了为三文鱼、车厘子这些消费者已经熟悉的进口商品搭建对接平台,“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还为更多细分领域、极具特色的进口消费品贸易商提供了连接市场的机会。

以“夏日全球GO”为主题,系列活动首场将于8月15日-17日在成都环球中心举办。期间,将搭建进口商品集市,围绕市民高品质吃、穿、用等生活需求,集全球各大洲特色商品,邀请商家现场布局全球优品消费拼图,多样化、个性化的进口商品将精彩呈现。

“需求”需要满足,也需要激发。

眼下,年轻人作为消费市场主力军,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且极具潜力的特点。谁能精准捕捉消费脉动,对齐消费需求“颗粒度”,谁就能在新的市场中占得优势。

作为首场活动,还将邀请驻蓉领事馆或贸促机构代表担任“国别推荐官”,在对应大洲展区推介该国家(地区)特色商品。同时,将联动各区(市)县进口消费场景,发布成都进口嘉年华好“GO”指南,向市民提供和展示全成都进口消费场景与热门消费商品类目、新入进口品牌、进口产品讯息,方便市民线下购买全球进口好物,强化互动体验。

对进口需求的敏锐捕捉与高效响应,于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是机遇。

因而,首场活动现场,还将邀请成都国贸集团、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四川丝路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都众屹实业有限公司、成都音和娜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厚实果业有限公司、成都澎博商贸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平台),共同挖掘好消费新需求。

进口消费场景全城联动,以“新玩法”拉动新消费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将充分释放叠加效应,带来立体消费体验。

首先,活动叠加,形成共振。“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举办期间,恰逢成都世运会召开,“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暑期消费季活动和中秋—国庆相关主题活动相继登场。

其次,空间叠加,形成联动。在成都热门商圈,拟组织开展两场“成都进口嘉年华”进口消费主题活动,持续深入推动口岸与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热门商圈、专业市场、特色街区及商贸综合体等多个场景联动。多点开花的新场景,既满足实用需求,也注重氛围营造,让消费有趣味、有新意,将刺激产生新消费。

再者,区域叠加,形成覆盖。

全市23个区(市)县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商贸特色、消费热潮等元素,联动100家特色街区、商贸综合体、零售商超等,打造100个以上的进口消费特色场景,同步开展“成都进口嘉年华”配套活动,激发消费新动能。而在首场主题活动期间,区(市)县还将联动打造如麓镇“微醺小镇”啤酒节等在内丰富的进口消费场景。

最后,体验叠加,形成记忆。“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中,将打造集展示、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沉浸式进口商品消费场景,举行三文鱼、酒水两场进口商品打卡品鉴活动,让市民了解成都可以购买到优质进口商品的线下点位和线上配送体系,沉浸式感受在成都、购全球的便利。

以新场景、新体验、新玩法拉动新消费,成都正从优化消费空间、丰富消费供给、创新消费模式等方面着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两场供需对接即将开场,推动消费贸易“双增长”

系列活动期间,将于8月、11月分别在成都、上海组织开展进口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转化,打造短链化、扁平化进口贸易路径,进一步做大做强进口市场主体,扩大进口规模。

进口供需对接会将以热门进口消费品品类为主题,持续推广进口商品“集合海外直采”模式,现场发布市场机会清单,推动供需资源精准匹配。其中,“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全球优品(上海)供需对接会将利用上海进博会的聚合效应,组织成都企业赴上海,拓展市场寻求机遇。

“一方面,我们希望优化供给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进口主体培育上加大力度,通过打通渠道帮助企业打开市场。”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供需对接会将有效平衡“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推动消费和贸易“双增长”“双加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7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5.6亿元、增长31.9%,鳌龙虾进口4.9亿元、增长321%。

外贸经营主体规模持续壮大的背后,是成都持续优化的国际营商环境

高水平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上半年,成都双流、成都天府两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350.4万人次、货运吞吐量57.2万吨;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近3000列,运输货物超24万标箱,开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一个个不断向上攀升的数字,折射出的是成都对外开放的新姿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在良好的“硬件”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做好“进解优促”工作,为进口主体做好“软件”服务,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986)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