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理,您和照片里这位分包老板,交情不浅吧?”物资主管赵刚指尖重重敲在桌上,一张线索卡应声落下。“我不承认!这张照片有问题!”项目经理刘峰话音未落,财务主管王丽悄然抽出一张泛黄的发票,声音虽轻却字字千钧:“赵主管,这张未入账的签收单,上面的笔迹,您可熟悉?”空气瞬间凝滞。

  这剑拔弩张的一幕,正是中交一航局五公司第五项目部会议室里上演的“廉洁剧本杀”。一个月前,党支部书记王璐璐翻看廉洁教育反馈时发现,无论是观看廉洁警示片,还是学习廉洁案例,大家的眼神里总少了些“切肤之感”,对廉洁风险的认知,也较为浅显。

  “得让形式新起来,让警钟真正敲进心里去!”傍晚,王璐璐无意间听见几个年轻人热烈讨论着剧本杀的烧脑情节,心头豁然一亮——年轻人都讲究沉浸式体验,何不让“剧本杀”走进项目部,成为廉洁教育的新课堂?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萌生了:把年轻人热衷的剧本杀,搬进项目部日常。

  下班后的会议室成了大家的“编剧工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如何把项目里那些看不见的“地雷”——招标文件被动手脚、物资验收记录凭空消失、虚假发票混入报销变成剧本里惊心动魄的陷阱。

  为了让“破案”更带劲,大家还琢磨出了彩色线索卡:蓝卡是财务凭证,红卡是合同文件,黄卡是聊天记录,每张卡片都可能是撬开真相的那把钥匙。

  活动当天,会议室被布置成了“案发现场”。平日里熟悉的同事们纷纷化身剧中人:工程部随和的赵工,板起脸演起了“项目经理”;预算员小贾推推眼镜,变身一丝不苟的“财务主管”;平时腼腆的资料员小朱,也主动申请扮演关键角色……大家很快沉浸其中,仿佛在侦破一起案件。

  经过三轮搜证、两轮公聊及一轮投票环节,扮演“项目经理”的赵刚凭借沉稳的表现和对“发票”的完美解释,几乎让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清白。然而,当主持人最终揭晓剧本真相,大家才恍然大悟,恰恰是赵刚扮演的角色收了回扣,其他被质疑的角色反而清白,全场愕然,随即陷入沉思。

  活动散场,会议室里只余下桌上散落的彩色线索卡, 王璐璐的目光扫过这些“证据”,又落在大家或沉思、或恍然的脸上。“这感觉,真实吗?当你们‘成为’那个手握签字权的人,为一点‘方便’心跳加速、为一个破绽绞尽脑汁时,廉洁就不再是墙上的标语了。”

  他弯腰拾起一张蓝色的“发票”,指尖轻轻拂过,“‘伸手必被捉’,每个环节都可能留下痕迹。”他抬起头,声音沉稳而清晰:“记住今天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守住廉洁底线。”(通讯员 刘灿)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387)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