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下,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不断深化,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双方合作的新亮点。其中,由上海东哲轼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轼科技”)主导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巴基斯坦项目(中巴EV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凭借东轼科技公司独特的业务模式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模式创新实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系统性输出,不仅为巴基斯坦的交通体系注入绿色新动能,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2025年8月21日,东轼科技与巴基斯坦Sapphire集团联合打造的新能源出租车项目,在巴基斯坦成功中标并与旁遮普省政府正式签约。这一进展,标志着双方携手推进的中巴EV项目实现阶段性突破,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签约之前,项目首批样车已顺利登船发往巴基斯坦。这一前置动作不仅体现了项目落地的务实推进,为签约后的规模化运营奠定了硬件基础,也标志着中巴EV项目在当地市场的布局进一步深化,为其在旁遮普省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中巴EV项目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已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除了在旁遮普省落地首批新能源出租车外,还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及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引入,构建起了新能源出行的硬件基础;同时,推动建设智能充电站及油电服务智能化综合体,从软件配套层面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生态。这些成果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环保、便捷的出行选择,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1:东轼科技与巴基斯坦Sapphire集团高管一行与旁遮普省交通部长、秘书长等就旁遮普省全域新能源出租车招标事项交流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深刻的能源结构调整,交通领域的电动化转型成为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路径。巴基斯坦作为人口超2.4亿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传统能源依赖度高、城市污染严重等挑战,其乘用车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与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形成叠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地提供了天然土壤。

  中巴EV项目的推进,对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具有重要价值。从产业层面来看,通过与巴基斯坦当地企业的合作,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产业生态输出的跨越。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协同出海的态势,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

  从市场拓展角度而言,巴基斯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市场潜力。中巴EV项目以巴基斯坦为支点,有望辐射周边新兴市场,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辟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东轼科技通过CKD模式在当地实现本地化生产,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还能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与标准输出方面,中巴EV项目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巴基斯坦,推动当地交通体系的绿色升级。同时,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在技术标准、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输出自己的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

  整体而言,中巴EV项目不仅为中巴两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发展范式。在此过程中,东轼科技在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图2:首批新能源样车登船发往巴基斯坦


  据了解,东轼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升级全球出行服务的创新型企业。专注于海外的本地化市场,充分利用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和技术优势,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资源化、全球化的CKD模式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这种模式优势显著,既能够降低关税成本,又能提升本地化率,即通过本地组装降低整车进口税,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满足当地政府政策要求,增加市场准入机会。此外,还能根据市场情况优化零部件采购与生产模式,实现供应链与成本的优化。

  在业务运作方面,东轼科技从供应链管理、清关与物流、CKD工厂的升级组装、本地化运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方案。东轼科技的团队成员来自中国各个知名汽车企业,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曾实施落地北美、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多个出海CKD项目,以及北美、欧洲、澳洲、韩国等多个海外集散中心项目。这些经验使得东轼科技能够高效协调供应链、物流和生产资源,确保散件及时到位,并快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中巴EV项目的持续深入,东轼科技将继续以创新模式为纽带,深化与巴基斯坦及周边市场的合作,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实现生态化布局,持续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贡献力量,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与绿色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动能。
审核:金骑
校对:米果 晓符

点赞(1204)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