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新网科技曾一度深陷人才流失、创新乏力的困境,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破茧而出,不仅实现了连续3年的利润增长,更在智慧云盒、Wi-Fi7路由器等关键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成为“天府综改优秀企业”,成为行业内名列前茅的科技企业。

  这一切变革的背后,是国企改革的时代浪潮驱动,是企业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决心。长虹新网科技的转型历程,不仅见证了一家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提升,更折射出国企在市场化浪潮中自我革新的坚韧与智慧。

  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红利

  长虹新网科技的前身可追溯至1999年成立的长虹网络事业部,2005年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22年开启国企改革后,正式组建为四川长虹新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改革的初衷就像当年小岗村农民的愿望,最好的激励是让员工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长虹新网科技总经理的话点明改革方向。公司推出覆盖近300名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员工持股比例约26.77%,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65%。实现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红利。

  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在市场端显现,海外经营中心区域经理全面负责中东及南亚市场后,有效突破了改革前区域业务拓展受限、出货量波动不稳的困境。他带领国内团队与印度子公司团队通力合作,以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及强化团队综合实力为目标,拓展印度高端运营商及其他国家市场,最终实现2024年印度市场CKD业务出货量突破330万套,盈利创历史新高,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范围也从印度地区延伸至海外多个市场。

  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绩效考核要跟薪酬挂钩,我们这些‘老员工’哪拼得过年轻人?”这样的疑虑并非个例,长虹新网科技通过政策宣讲、“转岗+培训”计划化解,让大家明白“改革不是砸饭碗,而是造新碗”。

  长虹新网科技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机制,营销经营中心、生产厂、研发系统,各产品线和项目组都实现内部模拟独立核算,使每个业务单元市场化、经营化,促进多个内部业务单元主动经营、自负盈亏、追求价值贡献,促使长虹新网科技内部的各个业务单元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通过细化成本核算、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绩效考核,在机制上成功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

  长虹新网科技G05生产厂

  将技术创新作为“头号工程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本质上就是技术,唯有在技术上构建起自身独特的优势,才有可能赢得全球运营商的认可。”总经理的话代表了长虹新网科技的核心认知。

  改革以来,企业将技术创新作为“头号工程”,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生态合作”的突围之路。去年,长虹新网科技研发投入占比9.25%,研发队伍规模逆势增长,为支撑长虹新网科技业务转型以及创新业务的发展,长虹新网科技积极引入CMF、声学、射频、基带、光学、工程技术、自动化以及光通讯等方面人才,研发人员数量约400人。

  长虹新网科技积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上海交大成立了“上海交大-四川长虹智能通讯及媒体终端联合实验室”,与四川大学共建四川省宽带网络工程技术中心,2024年新建了成都测试中心,并对绵阳测试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长虹新网科技积极开发自动化测试系统,提高研发效率,部署自动化测试工站23个,开发自动化测试用例1900项。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累计拥有专利227件。

  为响应国家对机顶盒小型化、操作便捷的要求,长虹新网科技不仅最早大批量上市小型化插入式机顶盒,更研发出借助云技术为用户打造智能便捷视听生活的长虹智慧云盒。实现三模遥控器兼容,满足家庭用户多样化控制需求;结合硬件散热结构设计与软件动态负载调频算法,经上千次温度测试调整参数,平衡了小型化设备的功耗与散热,让智慧云盒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

  围绕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方向,长虹新网科技重点创新成果包括全屋光纤FTTR、Wi-Fi7高速路由器、政企融合网关、家庭NAS、自研DMS平台、信创云电脑、轻云盒、AI算力终端以及各种传感器等。

  如今,长虹新网科技聚焦“物联网行业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泛智能物联网终端、全带宽网络接入与覆盖终端、智慧媒体终端”四大核心业务领域,业务遍布60余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200多家运营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力量。

  对于未来的发展,长虹新网科技研发副总提到,“公司创新成果已构建‘连接-算力-数据-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条,下一步将聚焦生态协同与伦理治理方面,以平衡效率提升与社会责任。”

  数字化转型的效率革命

  2024年,长虹新网科技在国家“智改数转”大政策背景下,成立了数字化转型部,全面启动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工作,推动了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2024年8月上线的AI系统,能自动解答员工的流程咨询,调用相关IT应用。“以前新员工入职要花3天学流程,现在问FlowMind,3分钟就能上手。”数字化转型部工作人员展示着数据:系统上线后,访问量迅速突破1000人次,问答知识命中率超过98%,不仅大幅提升了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查找效率,也显著加快了业务办理速度。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长虹新网科技构建了覆盖“销研产供服”全业务域的数字化流程体系,上线BPM(业务流程管理)平台,聚焦15大业务域,已梳理1000+标准化流程与500+绩效指标,成为IT建设与迭代的核心依据,同时降低了系统投资风险与成本,持续驱动企业高效运营与管理变革。

  G05智慧工厂项目建设正在推进,长虹新网科技计划逐步更新先进技术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物流系统,推动SMT首线投产、自动化示范标准线体建设、5G+光网覆盖。待智能终端示范工厂全部建成后,预计产能提升50%,人均小时产量(UPPH)至2027年可提升至50%,至2030年可提升至100%。另外,预计制造过程产品不良率下降50%,检验数字化率提升到95%,单位面积产出提升30%左右。

  IPC测试

  2022至2024年,长虹新网科技实现连续三年利润增长,2024年利润同比增长7%。改革永远在路上,“每年我们保持不低于两位数的增长。”长虹新网科技总经理的话道出了长虹新网科技人的追求。

  未来,长虹新网科技将持续深耕核心业务领域,加大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投入,加速向万物智能互联的未来迈进,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为“科技长虹”再添新动能。(龚友国)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839)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