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4日,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以下简称福祉博览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聚焦科技助残,以“科技赋能·共享福祉”为主题,在办展规模、展示服务水平、国际化水平上实现了新的提升。

  福祉博览会是由中国残联主办的关于残疾人、老年人等功能障碍人群辅助器具及康复、护理等专业设备的国际性展会。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已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辅助器具产品和技术专业展会。

  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辅助器具是帮助残疾人和功能障碍者补偿、替代、重建功能以及适应环境的各类软、硬件产品的统称,对改善残疾人功能,减轻照护依赖,促进残疾人享有更加健康、独立、富有尊严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和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辅助器具需求巨大。

  突出科技助残

  助力辅助器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024年12月,中国残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提出:“举办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加强助残科技成果展示、推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科技助残工作,作为服务辅助器具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届展会将着力突出科技助残,着力展示“十四五”以来残疾人辅助器具领域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成就。

  展会设展区22000平方米,按产品功能,设置助行移动辅具、假肢及矫形器、听觉言语康复/低视力、儿童康复、养老与无障碍设施、医疗器械/康复器械等七个展区,汇聚来自国(境)内外的400余家企业和服务机构,全方位展示用于残疾人、失能老年人衣、食、住、行、用、医、学、娱等方面的先进用品用具、设备和技术。

  为促进辅助器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展会将首次开设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大舞台,举办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活动,为国内外企业打造辅助器具创新产品发布平台。

  将有80余家企业的超百种产品分5个场次进行发布,包括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导盲眼镜、智能导盲犬、AI手语翻译设备、智能轮椅、智能假肢等,集中呈现近年来,助残科技创新的成果和创造残疾人美好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突出无障碍特色

  全面提升残疾人观展服务水平

  辅助器具是服务残疾人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民生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本届博览会吸引400余家国内外辅助器具生产企业、服务机构参展,集中展示超1万种科技助残创新产品。将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产品展示、技术演示、教育科普、用户体验、商贸对接于一体的多元互动空间。

  努力满足广大残疾人、老年人对辅助器具新产品、新技术的认知、体验、购买需求,也为辅助器具相关从业人员、企业、助残及养老机构及时了解市场最新动态和购买产品提供便利渠道。

  同时,博览会立足为残疾人、失能老人和各类功能障碍者服务的宗旨和初衷,积极倡导无障碍理念,带头创办无障碍博览会。博览会聚焦主要服务对象,制订了专门的无障碍建设方案,加强展会无障碍服务,力争使各类功能障碍人群都能全程独立观展,成为无障碍博览会的倡导者、创建者、示范者。

  博览会承办方对场馆及周边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优化,指导展商做好无障碍展台搭建;在关键位置张贴无障碍标识,布设指引图;规划无障碍通道,合理选择铺设材料,确保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安全通行;在现场搭建无障碍服务台,提供盲文触摸地图、多语种翻译设备、AI手语机器人、AR字幕眼镜等无障碍产品及服务;联合志愿者组织提供手语翻译、辅助器具租借与维修支持。

  突出国际化特色

  增进全球辅助器具交流合作

  作为国际性展会,福祉博览会注重推动辅助器具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吸引国(境)外企业参展和辅助器具相关国际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辅助器具专业人员观展。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瑞典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家国际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加拿大、韩国等将以国家展团形式集中亮相,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将携20家加拿大企业和院校参加本届博览会,展示加拿大在残疾人康复及辅助器具领域的产品和技术。

  此外,来自美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巴西、阿根廷等数百家海外专业买家到博览会参观、采购,涵盖医院、康复中心、贸易商等采购主体。展会期间,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辅助技术合作倡议等国际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代表将交流分享辅助器具需求与合作愿景,加强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合作。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538)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