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个月的漫长等待,9月1日中午12时,黄渤海结束了为期4个月的休渔期。在渤海湾畔的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岔尖渔港,100余艘大小渔船纷纷驶离港口,正式展开海上捕捞作业。

  随着开海令的下达,码头上蓄势待发的渔船在马达轰鸣和汽笛长鸣声中,拔锚启航,缓缓驶离渔港。它们宛如一艘艘出征的“战船”,“千帆竞发”,向大海探寻鲜美的场面蔚为壮观,气势磅礴。

  山东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岔尖村渔民王海滨激动地说,“现在心情非常激动,禁渔期这四个月,一直期盼已久的开渔期终于来到了。”他们抱着十足的信心出发,盼望鱼虾满仓,满载而归。

  在休渔期间,特别是开海前的这段时间,广大渔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金秋第一捕”蓄力。9月1日一大早,王海滨和同船的十多名渔民便忙碌着将网具和渔具装载到船上,并仔细检查渔船的每个角落,确保出海万无一失。

  王海滨介绍,他们提前准备了新网具、新锚等,期盼带来好收成。此外,他们还准备好各项配套设施,包括救生筏、救生衣等。安全第一,捕捞第二。为了保证安全,船员们也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出海不饮酒”等相关规定。目前,他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就等着出海生产了。

  随着渔船陆续回港,各种肥美的海鲜珍品纷纷上市,市民和游客将有机会品尝到“开渔第一鲜”。据往年经验,此次上岸的海鲜将包括梭子蟹、皮皮虾、海蛎子、扇贝、比目鱼等各色美味,每一种海鲜都带着大海的独特气息,让人垂涎欲滴。

  据了解,地处渤海之滨的北海经济开发区,其海岸线长达30.2公里,海域面积为329.67平方公里。2024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实现21.4亿余元,渔业总产值达8.7亿余元。该开发区是京津冀鲁地区重要的无公害水产品供应基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来源:北海经济开发区)

点赞(1526)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