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而工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需以“职工为中心”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将“企业价值观”转化为职工“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实践,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让企业文化成为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精神纽带”。

  打造“全员参与”的文化活动品牌,避免“文化活动小众化”。工会需结合职工年龄、兴趣、岗位特点,设计覆盖不同群体的文化活动,让每个职工都能找到“兴趣所在”:针对青年职工,开展“青年交友联谊、电竞比赛、短视频创作大赛”等时尚活动,贴合其社交需求与兴趣爱好;针对中年职工,组织“亲子运动会、家庭日、健康养生讲座”,关注其家庭需求与身心健康;针对全体职工,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年度表彰大会、职工运动会”等全员性活动,营造“大家庭”氛围。某集团工会打造的“职工文化节”,每年设置“书画摄影展、歌唱比赛、趣味运动会”等10余个项目,参与率达90%以上,成为职工每年期待的“文化盛宴”。

  将“企业文化”融入日常,让文化“润物细无声”。工会需跳出“大型活动依赖症”,通过“小而美”的日常文化场景,让企业文化渗透到职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办公区、车间设置“企业文化墙”,展示“企业发展历程、优秀职工事迹、核心价值观”;创办“职工内刊、企业公众号”,推送“职工故事、文化动态”,如某企业工会在公众号开设“身边的榜样”专栏,每周讲述1名基层职工的奋斗故事,让职工在身边人、身边事中感受企业文化;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日”活动,如“诚信日”“创新日”,通过“案例分享、主题讨论”,让职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实践要求。

  以“文化关怀”化解“心理隔阂”,增强职工情感认同。在企业改革发展、岗位调整等关键时期,工会需通过文化活动传递“人文关怀”,缓解职工焦虑情绪:例如,企业推行数字化转型时,部分老职工因“担心技能跟不上”产生抵触情绪,工会可组织“新老职工结对帮扶”活动,让青年职工帮助老职工学习数字化工具,老职工向青年职工传授岗位经验,在互助中化解“代际隔阂”;同时,开展“转型心声座谈会”,让职工畅所欲言,工会及时反馈职工诉求,帮助职工理解转型意义,增强参与转型的主动性。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文化”。工会唯有从“职工需求”出发,打造有温度、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才能让企业文化真正“走进职工心里”,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 陈霞)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360)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