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的生产体系中,生产调度中心生产调度组,这样一支23人的队伍如同精密钟表里的齿轮将生产管控中心、应急调度中心辅助决策中心及人才培育平台组成的“三中心、一平台”作为行动纲领,以“一事一分析”为工作标尺,在不足十平方米的调度台前,用精准到秒的指令,高效无缝的协调,细致入微的研判,为运营生产的安全平稳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生产调度中心生产调度组,感受新时代运营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以统筹筑基,做生产运营的 “指挥官”

“生产调度,核心在‘调’,调的是资源与节奏;关键在‘度’,度的是轻重与缓急。”这是生产调度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生产统筹的重要岗位,这支队伍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荣获“2024年度先进班组(自然站)”称号,而这份荣誉的背后,是365期生产日报与52期每周生产情况小结的沉淀,每一天,他们都会将各线路的发车准点率、客流峰值、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精准汇总,像钟表的指针般清晰记录着运营脉搏。

他们更是故障突发时“最快的响应者”,以专业与担当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地铁运营中,面对行车故障、防汛预警等突发情况,生产调度组总能凭借敏锐的判断力与高效的执行力从容应对、迅速研判,通过远程推图实时传递运营实况,第一时间通知各个专业响应,高效推进生产统筹工作。


有一次凌晨,暴雨突袭,生产调度班组根据相关工作流程,提前向各站区发布预警,同步协调防汛物资调配,全程跟踪3条线路的渗漏水及积水情况。最终,这场可能影响早高峰的险情,在他们的提前统筹部署和有序指挥下化于无形,这便是提前预警的力量,让风险止步于萌芽。

以规范筑防,做安全防线的“把关人”

“交班会不走过场,方能为明天防患未然。”生产调度班组规范生产交班会会议机制,让专业合作更深入,让汇报内容更清晰,让督办回复更及时,让信息共享更全面,这正是筑牢安全防线的关键一环。

为此,他们重新规范了生产交班会机制,聚焦“精准剖析”的研讨模式——会上不仅要汇报前一天的运营数据,更要聚焦典型问题的整改情况;同时,还要围绕重点故障的“三到位一提升”(风险隐患是否排查到位、规章制度是否支撑到位、人员处置执行是否到位、管理改进提升措施)展开分析,让每一份交班纪要都像一面“镜子”,既照见运营中的短板,更照亮后续改进的方向。为了将“安全防线”筑得更牢,生产调度组还深入推进“一事一分析”机制,结合日常运营经验,规范梳理形成了故障分析指引,从客服投诉到设备故障,全面督促各专业从制度、技能、管理层面剖析问题发生的根源,通过闭环督办推动问题整改,将每一次教训转化为提升管理的宝贵经验。

以创新筑才,做队伍成长的 “引路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城市地铁运营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生产调度工作也需要持续创新、与时俱进。面对轨道交通运营应急调度难题,生产调度班组主动作为,开展应急资源图像化构建研究,将技术创新深度融入生产统筹与应急处置。

班组突破传统调度依赖通讯设备、信息获取滞后的局限,融合地理信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引入微调后的AI大模型,开发应急资源图像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应急资源全局展示、日常管理动态布局、应急支援快速匹配、应急抢险区域管控四大功能,实现了应急资源信息从文字到图像、再到高效调拨的华丽“转身”。


该系统在班组试点应用中,有效提高了班组响应时间,充分体现了该管理体系在能力赋能、效能提升上的显著优势,该系统也成功获评集团公司2024-2025年度青年创新创效优秀成果。

同时,为了提升调度队伍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平,生产调度组积极搭建“内外部交流学习平台”,先后与其他公司开展深度交流,聚焦不同公司间及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差异化管理,取长补短,推动调度运行机制不断优化与深化改革。

在队伍建设方面,调度组更是多维度发力,为员工成长搭建“阶梯”。他们围绕生产重点工作,制定了双月集中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既包括应急处置案例分析,也涵盖服务沟通技巧、安全管理规范;同时,积极组织成员参与各级应急演练,从模拟线路中断、设备故障,到防汛演练、客流疏散,每一次演练都严格按照“实战标准”开展,让员工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协调指挥能力。

这样一个洋溢着活力的团队,正迈着稳健的步伐勇往直前。他们秉持对专业的无限热忱,恰似追寻知识的智者,他们坚守对责任的庄重诺言,如同屹立不倒的勇士,绝不轻言放弃,这支意气风发的队伍,定会继续以毅力前行,在轨道交通发展的宏图中,用生产调度的专业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顺畅运行,献出自己的智慧,化作城市发展中璀璨的风景。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302)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