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组以“运河上的通州”为主题的摄影作品自8月发布以来引发广泛关注。该系列作品巧妙融合国企服务场景、商业生态与运河风光,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古韵与新貌凝于镜头之中,为副中心文旅品牌注入了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视觉表达。这次主题活动的幕后策划人是通商集团旗下北京老字号丽新照相馆副经理张冬。

创作初心让国企服务成为可触摸的文旅风景

谈及创作初衷,张冬形容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汇聚。2025年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在通州启幕,现场发布了“运河上的通州”文旅品牌并成立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为国企参与文化传播提供了绝佳契机。张冬表示“商业本身即是一道风景,而国企正是这道风景中最坚实的桥梁。通商集团作为扎根通州数十年的老国企,其服务早已融入民生日常,却很少被当作通州‘文旅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展现。我们想用影像打破这一刻板印象,让大众看到,国企不仅是城市运转的默默支撑者,更是城市文化故事的生动讲述者。”

三期主题用镜头语言书写商业即风景

目前该系列已推出三期,每期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视觉叙事。

首期《“在商言商”百业兴》聚焦通商集团旗下六家代表性单位。小楼饭店“烟火非遗”、丽新照相馆“时空对话”、通糖品农“品质民生”、通佰人力资源产业园“百业梦想”等六组场景被一一捕捉,共同勾勒出“百业兴旺即是最美风景”的文旅新视角。

第二期《千年一脉 时代生辉》以宏大构图串联运河千年文脉与城市现代风貌,展现历史与未来的交相辉映。

第三期《红帆相映 文旅新程》则将镜头对准副中心党员群体,记录他们在文旅融合一线的担当与风采。

“从商业的兴盛,到千年文脉的传承,再到红色力量的引领,我们试图呈现一个立体、有温度的副中心。”张冬表示,“这既呼应了大运河‘流动与连接’的文化本质,也与开放、务实的商业精神内在契合,更折射出国企对文旅融合的独到理解。”

在商言商背后的品牌战略升级

首期主题“在商言商”起初源于“在通商,通商人做通商事”的朴素理念,意在体现通商集团专注主业、坚守初心的形象。令人欣喜的是,主题发布后获得多家媒体关注,并对“在商言商”后续活动的开展充满期待。“集团领导开始系统梳理国企在市场化运营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之道,希望借助一系列活动,传递新时代国企讲效率、重情怀的价值观。”张冬介绍。

品牌跃迁从隐性资产到显性符号

在张冬看来,这次视觉策划不仅是一次品牌曝光,更是将国企的“隐性价值”转化为“显性品牌力”的关键一步。此次活动通商集团以全新的文旅形象刷新了大众认知。集团旗下拥有的丽新照相馆、小楼饭店等承载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借此机会从历史记忆的“珍藏版”走向文旅舞台的“常驻嘉宾”,成为副中心独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

“未来,在通商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老字号不仅是历史的传承者,更将成为副中心文旅融合的积极参与者。”张冬强调。

创新底气人才与机制的双向赋能

“丽新创办于1912年,是通州历史的见证者。在这里创作,本身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为通商集团引进的专业人才,张冬来到丽新照相馆,看中的是其百年积淀与时代潜力。

他特别提到集团党委对年轻人才的信任与支持:“集团给予我们充分的创新空间和资源支持,鼓励尝试,包容探索,这正是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内容为核专业团队共创影像灵魂

“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默契配合。”张冬说,“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捕捉动人瞬间,也有资深策划人把握叙事深度。集团党委和丽新领导的信任支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种尊重真正释放了团队的创作潜能。”

未来展望:老字号振兴与文旅深度融合

随着“运河上的通州”系列摄影作品的推出,丽新照相馆将持续为通商集团品牌升级与文化赋能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丽新照相馆会在此活动基础上推出多元主题摄影及传播活动,全面展现副中心在文化传承、非遗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果,为副中心文旅产业发展贡献通商力量。

北运河静静流淌,千年不息;古城光影交替,每天都在上演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组影像所记录的,不仅是一段文化流动的缩影,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文旅邀约——邀请每一个人,来通州,看见风景里的商业,遇见商业中的风景。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061)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