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工经联共同主办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第三届长三角高端产业及金融服务大会高峰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长三角产业协同与生态创新——共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汪富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蒲亚鹏,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马乐声,江苏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书记、副会长陶魄,浙江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一方,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书记、会长张德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肖文林,中国农业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王凡等出席论坛。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管维镛主持高峰论坛。
管维镛在主持时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工经联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期间共同组织举办“第三届长三角高端产业及金融服务大会高峰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部署,共同推动长三角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合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力争在前两届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促进金融赋能高端产业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多维度创新生态,持续打造长三角产供链合作、产融合作、区域合作的盛会。
会上,蒲亚鹏、汪富亮、郑一方分别代表上海市经信委、中国工经联与长三角工经联致辞。他们均表示要通过此次高峰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水平。结合“十五五”产业规划的制订,充分融合并释放区域产业链、产融链、政策链、创新链、科技链的强大动力,更好发挥长三角工经联组织独特的枢纽平台作用,切实为不同行业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与深度合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锻链条韧性、共筑融合生态,共同推动长三角重点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及新质生产力培育,共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论坛上,丁奎岭、王凡、肖文林等分别以“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AI赋能船舶智能制造,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作了主旨演讲,阐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金融赋能、科技与产业创新对于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管维镛代表主办方对三位专家从科技、金融、产业三方面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落地载体;金融创新是赋能产业创新的血液动力。他希望各行业协会以工博会和本次论坛为契机,携手共进,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协同,共建科技、金融、产业合作新生态,共筑长三角产业发展新优势。
2024年,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并启动了首批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首批共有129家企业通过认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度重视研发投入,129家企业中,近三年研发投入达567亿,研发强度11.8%,主营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前三的企业占比63.6%。当天论坛上举行了首届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授牌仪式,蒲亚鹏、马乐声等领导为首批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授牌。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国制造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肩负着中国品牌崛起的重要责任。为此,长三角三省一市工经联会长联席会议决定共同设立“长三角制造业品牌价值榜”。论坛上,中国工经联及长三角三省一市工经联领导共同启动“长三角制造业品牌价值榜”征集与推荐活动,并将在明年“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适时发布活动结果。
在本次大会期间,上海市工经联、上海市经团联会同有关行业协会、企业、金融机构和园区,围绕工业服务、工业金融、新型工业、工业生态、工业智能主题开展六场专题对接活动。近百家行业协会,千余家央国企,上市公司,国家级、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及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及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的对接、交流。
长三角三省一市工经联领导朱宁宁、裴崎、邱平、汪琼、岳阳、丁楠生、宋薇,以及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及全国各地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园区、行业协会的领导、代表约400人参加了高峰论坛。
审核:震乾
校对:米果 晓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