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第十届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大会——创·领| AI+施工精细化管理基建论坛在重庆隆重召开。会议以“穿越周期,遇见美好| 为项目省钱、让安全省心、实现管理升级”为主题,汇聚来自全国基建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AI技术在施工精细化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路径。
会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鹏翊作主题报告,系统阐述AI+基建量控解决方案,分享典型应用场景,解锁建设路径,助力企业从“人管”向“数管”转变,实现项目增收降本,提升盈利能力。
01
抓住“量控”关键
打造AI+基建量控解决方案
王鹏翊分析,当前,建筑行业处于高增长到高质量换轨发展阶段,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大型企业都将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中的“量控”置于重要地位,表明以提升成本控制的确定性应对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王鹏翊认为,基建量控的难点体现在项目造价高、线路长、变化多、利润低,本质是“工程量贯通”问题,破局的关键是在全量覆盖、全过程拉通、全时段应变之间找到贯通路径。

基于此,广联达打造AI+基建量控解决方案,构建“1+3+9”基建量控体系,以3项自研技术(AI+BIM+PaaS)为支撑,9套专业化工具(AI+BIM算量、智慧物料、智慧劳务、移动收方、土石方航测、三维形象进度、数字拌合站、智慧梁场、数字钢筋厂)为载体,1个大数据分析为手段,实现工程量贯通、两量部位量控、成本核算溯源,以专业工具提升作业水平,用先进技术提升协同效率,通过精准算法提升数据洞察,让项目量控更简单、高效,快速实现项目利润提升1%。

02
聚焦高价值场景
推动基建量控业务协同落地
王鹏翊介绍,基于方案,广联达建立标准,构建六库(WBS库、标准清单库、分包工序库、分包价格库、资源编码库、成本指标库)四账(工程量复核台账、0#台账、材料总需用台账、分包总控台账)一流程体系,通过一抓(抓源头)二控(控过程)三改进(促改进),促进量控业务协同落地。
➤ 抓源头,精准工程量
方案打造BIM精算毫厘级核心优势,10亿元工程两周算完,提效5倍。
AI抄图跑出10倍速:AI大模型330秒智能分组,20分钟抄录整册,甩掉手工操作,算量快人一步;
三维精算不差毫厘:AI识图秒寻参+BIM建模自驱动,复杂异形结构工程量轻松计算,让每一种量都有据可依、有理可查,降低审计风险;
一量多用深溯源:一份工程量数据可直接生成招标清单、投标测算、0#台账、材料台账、分包台账;
量量相通效益升:工程量数据可通过excel文件、API接口接入企业项管系统,物料、进度、钢筋、计量支付等系统,进行成本管控,助力效益提升;
AI数字助手,让新人秒变专家:24小时在线的DeepSeek大模型,让算量新人快速上手,轻松融入项目。

➤ 控过程,部位级量控
一是砼部位量控。借助公路算量、智慧物料、数字拌合站、PMSmart等专业工具,做到同步设计量定基准、原材料真实足量进场、自动读取施工配合比及实际生产量、无人过磅双向校核、实时分析与告知,实现“设计-实耗”损耗的自动实时分析和预警、过程实时分析,使项目混凝土成品损耗率降低2%~4%、混凝土核算效率提升2~5倍。同时通过AI赋能称重,实现材料验收环节精细化管理。

二是钢筋部位量控,智能化翻样下料,让钢筋利用率提高3%~5%。借助智慧物料、数字钢筋厂、PMSmart等专业工具,BIM联动翻样可一键生成翻样单;AI算法优化断料,提升余料利用率;智能建造数控设备联动,原材料质量可追溯;电子出库单部位核算,成本可控,真正实现“进场-生产-配送-核算”全过程精益管理,降低1%~2%的钢筋损失,钢筋翻样、核算效率提升30%,管理效率提升2倍。

三是土石方部位量控,无人机自动收方。借助BIMTwins无人机一体化应用,实现傻瓜式便捷操作完成土石方测量收方,AI算法保证土石方测量计算精度;一站式高效解决断面收方业务,从云端跑图高效得到正射或倾斜摄影模型,收方模块一次配置多次使用,快速计算得到土石方工程量,成果支持分享及导出。

四是劳务部位量控,无感自动考勤打卡,劳务工资发放无风险。方案聚焦“用量、控量”,通过对下清单量复核、过程验工收方台账记录及材料节超分析表实时输出,形成全流程、闭环式用量管控体系,为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 促改进,PMSmart每周部位成本核算
通过成本核算溯源,让核算与现场零偏差,成本创效2‰~3‰。借助公路算量、形象进度、PMSmart等专业工具,自动统计实际完成工程量,反馈更及时;自动套价计算产值收入,让产值与实际零偏差;自动匹配部位,按部位获取主材应耗与实耗数据,按部位跟踪分包总控量、收方量。


王鹏翊表示,实现量控业务协同落地的关键,是广联达自主研发,打造“一横一纵一AI”,构建了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数字底座。其中,“一横”是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一纵”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三维图形平台和BIM平台,“一AI”是建筑行业AI大模型和行业AI平台。他强调,平台的连接能力即数据贯通是关键中的关键。

03
提供“陪伴式”服务
方案“不省钱,不要钱”
最后,王鹏翊表示,公路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能力升级,广联达将一路相伴:一是建标准,建立企业应用标准,构建六库四账一流程体系;二是做培训,通过项目成控方案内训课,让相关人员两天掌握软件用法;三是总结推广,总结项目应用成果、价值,在企业全面推广。
王鹏翊总结,应用AI+数字量控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从“人管”向“数管”转变,利润提升1个点,实现项目增收降本,提升项目盈利能力。他承诺,企业试用AI+数字量控解决方案“不省钱,不要钱”,为公路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力支持。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