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黑龙江省庆安至铁力的原野上,一阵清脆的哨声划破秋日晴空。随着线盘缓缓转动,金黄色的接触线如流光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稳稳落位在庆安南站至铁力站区间的承力索下方,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承建的哈铁铁路首条接触线成功架设。这一关键节点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新建哈铁铁路接触网专业正式进入全面架设调整阶段。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哈铁铁路建设现场始终涌动着攻坚热潮。在庆安南站至铁力站作业区间,身着亮黄色反光工装的施工人员,顶着秋日微凉的寒风,以“分秒必争”的节奏投入施工:起锚时毫米级精准定位,放线时匀速稳控不偏毫厘,滑轮悬挂时反复校准角度,终端制作时精雕细琢细节,落锚时牢牢锁定参数——整套工序衔接紧密、行云流水,尽显专业与高效。
“接触网是高铁的‘动力生命线’,每厘米的误差都可能影响未来列车运行安全。”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哈铁项目接触网专业副经理邓长方的话语掷地有声。他介绍,此次架设的接触线不仅要满足250公里时速的供电需求,更需抵御黑龙江全年超60℃的温差考验,单是线索张力控制这一项,团队就历经了上百次模拟测算,最终才确定最适配寒地环境的施工参数方案。
为攻克寒地施工难题,项目团队在国庆期间持续优化技术方案,打出“材料 + 设备 + 技术”组合拳:选用耐低温、抗腐蚀的特种接触线材料,搭配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追踪架设精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严格符合规范标准。“如果说铁轨是列车的‘高速跑道’,那接触线就是受电弓的‘能量通道’,通道不通、不稳,高铁就跑不起来、跑不顺畅。”负责此段施工的接触网自建二队提前开展专项技术培训,统一工艺流程与技术标准,通过拆解施工环节、细化方案细节、制定专项安全保障措施,为架设工作筑牢基础。
“从前期测量到现场架设,我们组建了3支攻坚小组,24小时轮班作业、连轴奋战。”现场施工队长霍利旺的眼中满是坚定,“国庆假期是秋季施工黄金期,天气条件适宜、工期节点关键,我们多抢一分进度,项目按期开通就多一分保障。”
此次首条接触线的成功架设,不仅正式拉开了哈铁铁路全线188.06公里接触网架设的序幕,更为项目按期开通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哈尔滨至伊春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哈铁铁路建成后将串联起绥化、庆安、铁力等城市,推动沿线地区全面融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同时通过衔接已通车的京哈高铁,还能实现与全国高铁网络的无缝对接,让北疆大地与外界的联系更紧密、发展更迅捷。
夕阳西下,暮色中的接触线泛着柔和的金属光泽,与远处施工营地亮起的灯火交相辉映。这个国庆,项目上没有喧嚣的节庆仪式,却有建设者用汗水书写的奋斗篇章——这缕跨越寒地的“黄金线”,正以坚韧的姿态,在黑土地上勾勒出北疆发展的新图景,也为新时代高铁建设者的担当与使命,写下了生动注脚。(肖寒)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