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水务首个在京项目——北京兴源水务西红门再生水厂用“智”赋能打造水务标杆
作为中国铁工投资旗下中铁水务首个在京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利用BOT项目,北京兴源水务西红门再生水厂以“开路先锋”文化为引领,以“绿色先锋”理念为内核,在大兴区这片沃土上,从破解“污水横流”困境到实现“碧水清波”愿景,从传统处理模式到智慧低碳运营,走出了一条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水务发展新路径,成为守护首都水环境建设的中坚力量,更成为彰显中铁水务品牌实力的“首都名片”。
项目全景
破局而立:从“污水难题”到“生态答卷”的跨越
回溯项目落地之初,西红门镇因地理位置优越,流动人口与低端产业聚集,缺乏统一规划导致污水散排、河道污染,凤河沿岸杂草丛生、蚊虫肆虐,“谈河色变”成为周边居民的共同记忆。2014年,西红门再生水厂作为北京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重点项目、大兴区基础设施升级核心工程正式启动,自此开启了首都城乡结合部水环境治理的“破局之战”。
凤河现状
项目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中心区东南部,总占地约8.3公顷,规划设计总规模6万吨/日,服务面积覆盖西红门镇中心区5平方公里。从“零”起步的它,不仅填补了区域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的空白,更以高标准定位锚定行业标杆——作为中国中铁首个在京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利用BOT项目,它从建设之初就肩负着“探索首都水务新模式、树立央企环保新形象”的使命,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铁样本”。
技术筑基:以“工艺革新”筑牢治污防线
在污水处理领域,工艺技术是决定项目品质的核心。西红门再生水厂对标行业先进,采用“改良型AAO+高效澄清池+气水反冲洗滤池+超滤”组合工艺,构建起一套适配首都污水特性的高效处理体系,尤其针对北京生活污水中氮、磷含量较高的痛点,通过多级多段AAO生化处理工艺,合理分配进水以充分利用污水中碳源,在减少外加碳源投加的基础上,实现总氮稳定达标,从源头降低处理成本与二次污染风险。
车间远景
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与消毒四大阶段,原本浑浊腥臭的污水实现“华丽变身”——出水水质全面达到北京地方标准B类水(等同于官厅水库水质),可直接用于工业用水、入户冲厕、园林绿化、市政杂用等场景。如今,水厂出水主要补充凤河景观用水,彻底改变了过去污水直排凤河的现状,解决服务区域及下游城市水污染问题,让凤河重新焕发“波光潋滟、鸟儿翔集”的生态活力,成为首都南部一道亮眼的“碧水风景线”。(兴水 范云鹏)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