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杯养生茶,退休却怕钱不够花”“现金存满抽屉,还是担心老了没保障”——现今香港人对“长寿”的期待,早已从“活得久”变成“活得有底气”。近日,宏利保险联合TVB推出的长寿主题节目,以《宏利亚洲康健调查2025》为依据,用真实数据+生活场景,戳中了香港人在“养心”“养财”上的痛点,更用实打实的服务方案,给出了“活得久、活得好”的答案。

  一、养生不止“泡枸杞”:宏利点破心理健康“长寿密码”

  “18岁饮养生茶,80岁做理疗,个个都讲养生,但总觉得差点什么?”

  《宏利亚洲康健调查2025》的数据更扎心:77%的香港人都知道“心理健康对长寿有深远影响”,76%认为它是实现退休后理想生活品质的关键,但54%的人觉得“情绪问题难预防”,25-34岁年轻人甚至把“抑郁症”列为“第二难防的病”。“不是不想关心心灵,是不知道从哪开始。”节目中一位观众的留言,说出了很多人的困惑。

  二、退休不想“悭钱”?宏利强积金+财务规划破局

  “退休后要悭水悭电?食平啲先够过活?”节目的街头采访里,60后、70后的回答满是焦虑。黎诺懿直言:“辛苦大半世,退休唔系要‘勒紧裤头’,系要享受生活!”

  但现实很骨感:《宏利亚洲康健调查2025》显示,70%的香港人清楚“财务健康是长寿关键”,可52%的人坦诚“退休钱可能不够”,甚至有20%打算“跨境看病”节省开支。“节流”不是长久之计,那出路在哪?

  节目里一组数据给出答案:有宏利专业财务顾问帮忙规划的受访者,62%对退休储备有信心;而没有专业财务顾问的受访者,仅29%认为有足够的退休储备。作为全港强积金管理资产规模第一的服务供应商(截至2025年6月,《Mercer强积金市场占有率报告》),宏利的做法很实在——根据人生不同阶段定制方案:年轻时适度配置增长型资产,兼顾长期增值;中年时平衡“稳定收入”与“风险抵御”,应对家庭责任;退休后侧重“保本+现金流”,确保生活品质不打折。

  三、“现金为王”不够用?宏利多元投资适配长寿时代

  “巴菲特话‘唔好靠单一收入’,退休钱够唔够,都系呢个理!”,黎诺懿看财经新闻时的疑问,道出了香港人较为单一的理财习惯。

  《宏利亚洲康健调查2025》显示,45%的香港人流动资产里,现金、定期存款占一半以上;55%的人觉得“现金最可靠”,比退休金计划(31%)、物业(28%)都重要。但在人均预期寿命超80岁的今天,退休生活可能长达20-30年,只靠现金真的够吗?

  “要稳,也要有增长。”宏利代表在节目里拆解核心逻辑:先以宏利退休金计划为“打底盘”,每月小额供款,长期积少成多,成为退休后稳定收入的核心;再根据风险承受力搭配低风险投资工具,比如债券、指数基金,既抗通胀又能实现资产温和增值;最后保留部分现金应对日常开支与突发需求,兼顾“流动性”与“安全感”。这种“多元配置”思路,正好呼应了43%受访者“希望退休金供应商保障稳定收入”的需求——毕竟,只靠现金,很难抵御物价上涨、医疗成本增加的长期压力。

  宏利和TVB的这档节目,不只是“讲长寿”,更像给香港人一份“生活底气指南”:从“养心”到“养财”再到“健康”,串成了服务闭环。

  对香港人来说,“活得久”不难,难的是“活得有底气”。而宏利保险的实践,也给香港保险圈指了一条路:真正的“全维度服务”,不只是一张简单的保单,而是像宏利这样,懂你的养生焦虑、退休担忧、理财困惑,用专业能力和硬实力,做你长远生活的“伙伴”。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768)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