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控电力始终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条战线上多点着力,持续涵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以行动为笔,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答卷,连续十年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薪火代代相传

  “专业书本上的介绍原来在实际中是这么回事啊!”“书上一直没搞懂的没想到也不是很难嘛!”侯马热电分公司驻外王家岭项目部的不少员工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得益于一项优良传统——“师带徒”活动。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老一代电力人的智慧、经验与年轻一代的活力、创新紧密相连,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该项目部始终坚持严格筛选导师、科学结对徒弟、规范师带徒协议签订,有经验的老师傅始终坚持言传身教,传授技艺“金钥匙”,从系统理论讲解、实践指导操作、典型案例分析、安全红线筑牢等,手把手、毫无保留地将“看家本领”倾囊相授,帮助徒弟在安全生产意识和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逐步成长为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一位徒弟深情地说:“师父传授了我们生存的技能和理念,我们唯一能回报公司和师父的就是在这个舞台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做好“头”等大事

  清晨暖暖的阳光透过金黄色的树叶铺洒在养老院的地面上,这里脚步匆忙的是侯马市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发电运行部小楠,他带着鼓鼓的理发工具箱如约而来。

  “各位师傅来啦!”田奶奶早早地就攥着一面小镜子坐在树下等。小楠和队员们笑着赶紧给老人裹上围布,“您别急,今天保证和之前一样剪得精神!”平时操作开关阀门的手紧紧握着推子轻轻地从鬓角剪到头顶,碎发落在水泥板上,不一会儿就撒了薄薄一层。在给卧床的王爷爷理发时,老人耳背还不太配合,小楠就凑在他耳边大声问:“爷爷,这样长度行不?”王爷爷眯眼瞅着镜子,连连点头:“中!比外面理发店剪得还得劲!”剪到一半,小楠还端来热水,帮老人边擦脸上的碎发边说:“您上次说想吃的香蕉,我们今天路过超市给您买来了。”忙忙碌碌一上午,小楠和队友们在推子的嗡嗡声中顺利完成了使命,这时养老院院长赶忙又端来凉茶:“你们每个月底都来,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小楠赶忙接过茶,喝了一口:“能给老人们做点实事,心里高兴、踏实。”

  捕捉幸福瞬间

  “张师傅,表情稍微自然一点,不要拘束。”“对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连日来,为表达对即将退休职工的深深敬意与祝福,一场充满温情与敬意的行动在侯马热电分公司悄然展开。从专注操作设备的坚毅神情,到与同事交流时的温暖笑容,工作人员用镜头捕捉每一位即将退休的职工的珍贵瞬间,记录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当承载着岁月痕迹与工作荣耀的照片送到即将退休职工手中时,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感动与欣慰的光芒。在拍摄退休职工工作纪念照活动中,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师傅在拍完照后一直在抹眼角,“本来不觉得有什么,拍着拍着突然就伤感了起来,再过一段时间我就是‘没有工作’的人了……”“是啊,时间过得太快了,发光发热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工作人员也很感慨地说。

  传承英雄精神

  2000年1月1日,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南羊村郭金有、张玉兰夫妇在河北省高阳县武警中队服役的小儿子因施救三个掉入冰窟的女学生而牺牲,年仅19岁。当时还在临汾一中上高一的袁红燕在报纸上看到英雄事迹后,含着泪给郭建伟的父母写了一封信,“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国家有建伟哥哥这样的英雄而自豪!生死面前,如果哥哥说:‘我不后悔’,我就会坚定地说:‘我会像你一样!’爸爸妈妈,让我做您的女儿吧!”

  这是河津发电分公司袁红燕延续了25年超越血缘的亲情的故事,袁红燕每年春节、中秋等节假日都去看望老人,经常给“爸爸妈妈”购买生活用品、水果、零食,是老人孝顺、体贴的好女儿。凡人微光,更显伟大。多年来,晋控电力推动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刘红润 张昊飞 李晨光)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040)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