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强劲的寒流席卷内蒙古大地,广袤的草原与绵延的铁路线被笼罩在凛冽的严寒之中。然而,与骤降的气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节节攀升的铁路货运装车量。
10月21日,在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准格尔铁路公司管内车站,一列列“钢铁巨龙”整装待发,时至冬季,煤炭、矿产等物资运输需求旺盛,坚守岗位的员工们,无不承载着能源保供与经济发展的重任。
面对“量增温降”的双重考验,如何确保行车组织安全高效、防止货物冻结粘连、保障装车质量,成为摆在内蒙古地区各铁路装车站点面前的一场严峻挑战。为此该公司管内各站未“冻”先动,率先织起严密的冬季煤炭装运安全网。

图为管内车站煤炭装运有序进行中 谭帅/摄
优化行车组织,确保“血脉”畅通
装车量的增加,如同加大了动脉的输血量,必须有一套更强健、更灵敏的“循环系统”来应对。
为此,该公司车站持续加强与行调、货调、货主的沟通联系,精确掌握每日装车计划与车源到达时间。通过优化站内线路运用,有效实现“快进、快装、快出”,最大限度压缩了列车在站停留时间,减少车辆在极寒中静止等待导致的潜在风险。
同时,该公司成立各车站除雪打冰应急小组,24小时待命。一旦出现降雪,立即启动预案,车站人员对道岔、装车线等关键部位进行不间断清扫,确保线路畅通无阻,为行车安全上好“双重保险”。
筑牢防冻液“防线”,决胜装车“第一公里”
冬季铁路运输,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装车的“第一公里”。特别是煤炭,若因含水在车厢内冻结,将导致卸车困难,严重影响终端用户的生产。而防冻液,便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武器。
“我们早在入冬前就已完成了防冻液的储备检查工作,目前各车站的库存量足以应对持续低温下的满负荷装车需求。”该公司车务专业负责人介绍道。
且防冻液的喷洒绝非“一泼了之”,而是一项精确的技术活,车站严格根据实时气温动态调整防冻液的喷洒浓度。气温越低,使用的防冻液浓度相应提高,以确保其在极寒环境下依然能有效降低货物冰点。装车之前,货运人员对所有自动喷洒设备进行了入冬前的全面检修和保温处理,防止管路及喷嘴冻堵。装运过程中,调车人员对每一批装运的货物进行严格检查,重点关注货物本身含水量,并对喷洒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拍照留存,确保“车车按标准喷洒,列列有质量保障”。
全员联动,共筑质量长城
保障冬季装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紧密协作。该公司定期组织货运、装卸、调车等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冬季作业安全与技能培训,强化全员防冻车意识。管理人员加大现场巡查频次。通过与货主单位建立即时信息共享机制,从源头上控制货物含水量,共同打好冬季煤炭装运“保卫战”。(谭帅、王少帅)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