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七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研讨会在北京望京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诗探索》编辑委员会主办,《新诗选》编辑部承办,谢冕、林莽、李掖平、桫椤、陈亮等近五十位京内外诗人、评论家及鲁迅文学院高研班青年诗人参与,共同见证诗歌领域的重要时刻。

奖项背景与评选情况
“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设立于2016年,旨在推动当代诗歌发展、扩大优秀新诗传播范围。前六届均由诸城琅琊书院承办,曾产生广泛影响力。2025年,在社会有识之士的扶持下,奖项重新启动并由《新诗选》编辑部接手承办。
本届奖项共收到全国三千多位诗人和评论者的参评作品,经评委会三轮综合评选,最终确定三组获奖者:河北诗人禾秀与河北评论者王冷阳、北京诗人田毅与广东评论者吴丹凤、浙江诗人桑子与湖北评论者刘波。此外,还有13组作品获得提名奖。
本届评委会成员包括谢冕、吴思敬、林莽、李掖平、蓝野、路也、桫椤、陈亮,他们以专业视角为奖项评选保驾护航。
颁奖典礼流程
10月25日上午的颁奖典礼由李文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到场嘉宾,随后代表主办方发表欢迎辞,向所有参与者表达诚挚感谢。
评委会主任林莽简要介绍了本届奖项的评选过程,并宣读授奖词,阐述了获奖作品的亮点与价值。

授奖环节中,谢冕、林莽、李掖平分别为获奖诗人和评论者颁发奖项,现场掌声不断,氛围热烈。

颁奖典礼期间还设置了朗诵会环节。来自开普天下公司和鲁迅文学院的学员,深情朗诵了本届获奖诗人及部分评委的九首诗歌,用声音传递诗歌的情感魅力。最后,三位朗诵者联袂朗诵北京诗人田毅的长诗《望京诗章》选章《欢迎下次光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主持人李文提及,《望京诗章》创作于北京望京,如今又在此地领奖,这种巧合充满张力,他同时向在场嘉宾发出了“欢迎下次光临”的邀请。
获奖作品研讨会
10月25日下午,获奖作品研讨会如期举行,由林莽主持。他介绍了《诗探索》和《新诗选》主办的四个全国性诗歌奖项的基本情况,重点强调了“中国诗歌发现奖”“既发现优秀诗人,又发现优秀诗歌评论者”的鲜明特色与持久影响力。
随后,林莽邀请《诗探索》创刊主编谢冕先生率先发言。已有93岁高龄的谢冕精神矍铄、谈吐诙谐,他回顾了《诗探索》创办45年以来的独立发展历程,表达了对中国诗歌发现奖评奖特色的认可与未来发展的期待,同时分享了对本届获奖诗歌和评论作品的具体感受。

接下来,本届获奖的三位诗人与三位评论者,结合自身获奖作品与创作历程依次发言,真挚的分享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发言环节结束后,与会嘉宾围绕获奖作品展开多维度讨论,从诗歌主题、创作手法、评论视角等方面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评委桫椤进行总结发言,他归纳梳理了每位嘉宾的发言主旨,并以评委身份分享了对获奖诗人及作品的专业评价。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三位获奖诗人的作品各具风格:禾秀的组诗源于日常生活,情感真挚、细节动人,视角新颖,接受度广泛;田毅的长诗聚焦时代,兼具批判性与思想性,充满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被评价为“时代之诗、批判之诗、冒犯之诗、思考之诗、突围之诗”;桑子的诗歌表达丰富深邃,构建了独特的、思辨与神秘交织的精神世界。三位获奖评论者的文章,均贴近文本、分析透彻、观点鲜明、品评专业,展现出独到的洞察力与深厚的评论功底,为诗歌与读者之间搭建了重要桥梁。
审核:马国香 付强
校对:米果 晓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