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地点:诺克猫杭州滨江门店

采访对象:诺克猫创始人 张总(20 年台球行业 “活字典”,见证行业 3 次重大转型)

一、20 年创业路:从 “拓荒者” 到 “行业标杆” 的三次跨越

编辑:张总,您 2005 年就入局台球行业,那时候行业是什么样的?您又做了哪些 “开创性” 的事?

张总:2005 年国内台球厅基本是 “夫妻店” 传统球房模式 —— 租个小门面,摆几张旧球桌,顾客来了就开台,没任何服务标准。我开第一家店时,就敢做 “三个第一”:杭州第一个搞 “分区域管理” 的球房(把新手区和高手区分开,避免冲突)、第一个定 “3 分钟快速摆球” 标准、第一个做 “会员积分体系”。当时很多同行说我 “折腾”,结果不到半年,我们店的会员数比周边 3 家球房加起来还多,后来不少人专门来抄我们的流程,慢慢 “标准化” 才在杭州传统球房里普及。可以说,我们是陪着江浙沪台球厅从 “野蛮生长” 走到 “规范运营” 的。

编辑:2016 年布局商业台球,您又怎么做到 “引领模式” 的?

张总:2015 年我去深圳考察,发现当地商业球房已经在做 “台球 + 社交”,但江浙沪还是空白。2016 年我们在武林商圈开的第一家商业球房,直接把 “赛事运营” 和 “商务空间” 融进去了 —— 每周办 “白领挑战赛”,还留了 200㎡的商务休息区,能容纳 30 人开会。开业我们邀请了很多行业职业球员来捧场,第一个月,就有 5 家企业来订 “团建套餐”,连体育局都也找我们合作办 “市民台球赛”。那时候起,“商业球房不只是打球,更是社交场” 的理念,才在江浙沪推开。现在回头看,我们当时的模式,到现在还被很多商业球房的抄袭。

编辑:20 年下来,您觉得最能体现 “诺克猫实力” 的,除了门店,还有什么?

张总:是一直跟着我们走的老店主们。比如杭州的林总,2008 年跟着我们开第一家传统球房,当时他连选址都不懂,我们帮他分析临平的人流数据,定了 15 张球桌的规模;2016 年我们转商业球房,他也跟着在万达开了店;2021 年做智能门店,他又第一批加入,现在他在浙江有 8 家店,全是我们全程指导的 ——15 年合作,他从台球小白变成协会副理事长了,我们也从 “单店老板” 变成 “行业服务商”,这种 “一起成长” 的信任,比任何奖牌都值钱。还有供应链,20 年里我们攒了 200 多个头部伙伴,比如球桌核心供应链,球杆各大品牌的内部拿货渠道,包括我们智能化锁球器是和深耕台球设备 15 年的厂家联合研发的,故障率比市面低 60%;AI 教练系统是和台球协会教练一起做的,动作库涵盖 200 多个专业要点,这不是随便找个技术公司就能搞出来的。

二、全流程指导:高收费的 “底气”,是 “帮客户赚 10 倍的能力”

编辑:您刚才提到老客户,那新客户找你们做全流程指导,最看重的是什么?

张总:是 “避坑” 和 “赚钱” 的确定性。2022 年有个北京的客户,之前自己开了家商业球房,亏了 80 万,后来找我们。我们帮他复盘:选址错了(选在纯商场,租金高但客流留不住)、设计乱了(休息区只留了 10%,顾客打完就走)、引流没章法(只发传单,没人来)。后来我们重新帮他选在 “写字楼 + 社区” 交汇处,设计留 40% 休息区,还帮他做 “白领下午茶套餐”(打球 + 咖啡 + 简餐),开业第三个月就回本了。现在他常说:“早找你们,80 万就不用亏了。”

编辑:收费比普通咨询公司高 30%,客户为什么愿意买单?

张总:因为我们给的不是 “报告”,是 “能落地的结果”。比如选址,我们不是只给数据,而是团队驻场 3-7 天 —— 早高峰看写字楼人流,晚高峰看社区客流,周末看周边商圈动线,最后出的 “选址方案” 连 “门口是否好停车”“周边竞品的客单价” 都标得清清楚楚;装修时,我们会带客户去我们的供应链工厂选材料,比他们自己采购便宜 15%,还能保证质量;引流更不用说,我们有自己的 “线上运营团队”,直接要手把手拍抖音视频、做美团活动,去年苏州一个客户,我们帮他做了 “自助台球教练挑战赛” 的抖音话题,一周播放量破 500 万,到店新客翻了 3 倍。这种 “从选址到盈利” 的全托式服务,客户觉得 “花 10 万指导费,赚回 100 万营收是合算的”

三、下沉市场:20 年经验 “复制” 到县城的 “降维打击”

编辑:为什么 2023 年开始重点做下沉市场?

张总:因为下沉市场的 “机会太大了”,而且我们 20 年的经验,在下沉市场是 “降维打击”。2023 年我们去湖州市下面的德清县调研,发现当地的台球厅还是 “15 块钱打 1 小时” 的传统模式,没有自动摆球,没有线上预约,顾客要等店员来开门。我们帮客户开了第一家智能球房,开业当天就排起了队 —— 县城的年轻人第一次见 “刷脸进门”“扫码开台”,觉得新鲜又方便,第一个月日均开台率就到 90%,比很多一线城市的门店还高。

编辑:小球房的合作模式,怎么体现你们的经验优势?

张总:是 “把复杂的模式变简单,把高成本的智能变便宜”。比如针对县城小球房,我们推出 “简化版智能套餐”—— 保留自动锁球、智能收银、线上预约这三个核心功能,去掉 VR 观赛这种成本高的功能,设备成本直接降了 40%;选址时,我们教客户 “跟着菜市场、学校、社区走”,比如在中学旁边开,就推 “学生周末套餐”,29.9 元畅打 2 小时,既符合县城消费力,又能保证客流;引流时,我们教客户做 “本地社群运营”,加周边小区的业主群,发 “家庭畅打日” 的活动,成本低,效果还好。去年江西的客户,用我们的模式,5 个月就回本了,现在他还想在周边县城再开 3 家。

诺克猫县城样板店

编辑:下沉市场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张总:未来 3 年,我们计划在全国 200 个县城开 “诺克猫智能小球房”,还会联合当地的台球爱好者,搞 “县城台球联赛”—— 一方面帮门店引流,另一方面让 “智能台球” 在县城扎根。现在我们已经和 10 个省份的 20 个县城达成合作,下一步就是把江浙沪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更多下沉市场。

四、20 年行业思考:做 “懂行” 的领航者,不做 “跟风” 的过客

编辑:20 年下来,您觉得诺克猫能一直走在前面的核心是什么?

张总:是 “不跟风,只跟需求走”。诺克猫自助台球属于妙航科技,我们公司有一个价值观,行业流行 “高端化” 时,我们没盲目涨价,而是做 “性价比高的商业球房”;行业流行 “智能化” 时,我们没随便买套设备就上线,而是用 20 年经验打磨系统;现在行业关注 “下沉市场”,我们又提前 2 年布局,做适合县城的小球房模式。还有就是 “老客户的信任”——30 多个合作超过 10 年的老客户,跟着我们从传统球房走到智能球房,从一线城市走到下沉市场,他们的支持,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编辑:对想入局的人,您有什么建议?

张总:别只看 “行业火不火”,要先想 “自己懂不懂行”。台球行业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很多 “坑”—— 选址错了,亏房租;定位错了,没客流;运营错了,留不住客。如果真想做,要么自己沉下心做个 3-5 年,要么找像我们这样 “懂行” 的伙伴合作。诺克猫 20 年的经验,就是帮客户 “少走弯路,多赚钱”—— 从 2005 年的传统球房,到 2016 年的商业球房,再到现在的智能球房和下沉市场,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就是因为我们懂这个行业,也懂客户要什么。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点赞(1483) 打赏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24 《中国企业报》集团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