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主办的“首届南水北调先进技术推介会”在河北石家庄隆重召开。会议聚焦南水北调“三个安全”及国家水网建设,围绕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新能源与节能、智慧水利等领域,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遴选和推介。

会上,由中建八局西南公司研发的“国家骨干水网渠道水下修复机器人”首次公开亮相,该装备为国家骨干水网渠道“不停水检修”提供了一种创新性技术路径,提升渠道面板修复技术的智能化、机械化程度,增强水网维护的“新质生产力”。

为保障机器人试验与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建八局在成都新都区搭建了水网渠道建造修复技术实验室,1:1模拟、还原水网渠道真实场景。为充分贴近真实水下环境,实验室定制了深水智能测试设备,该设备的核心特点是具备加压和注水功能,能够精准模拟深水环境下的水压条件,最大模拟深度可达30米。


在工程建设运行专场汇报中,中建八局西南公司作专题汇报,详细解读机器人技术亮点。据悉,该机器人融合智能修复、水下行走、水下可视化、自动定位四大核心技术,可一站式完成旧板切割、旧板提取、新板安装、基础面整平、土工膜修复、混凝土3D打印等关键作业,实现“少人化、智能化、不停水”三大突破性应用。

在安全层面,机器人替代人工水下作业,大幅降低人员安全风险;经济性上,单块面板修复费用控制在1万元以内,较传统工艺成本显著降低;效率方面,单块面板修复仅需2~3小时,且支持连续作业;智能化程度上,依托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破损精准修复;人员投入上,通过自动化操作减少大量人工,大幅提升人均效能;环境适应性上,可适配不同渠坡长度、坡度及复杂水下工况;对输水影响上,作业时占用渠道过水断面≤5%,几乎不影响正常输水效率。

在巡展过程中,公司研发人员进行了水下修复机器人功能演示与讲解,吸引了众多与会的水利系统相关单位领导、行业专家及同行驻足交流。与会各方围绕装备的技术参数、应用性能及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始终融入国家现代化水网建设大局,未来将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深化与各级水利系统相关单位、行业合作伙伴在工程建设运行、智慧水利等领域的协同,推动国家骨干水网运维模式的创新升级,助力水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