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菊桂飘香。喜庆丰收,米谷满仓。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支点建设的发展基础,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湖北省企联”)于2025年10月3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2025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25湖北企业100强”“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榜单及其分析报告。这是湖北省企联连续第15年发布湖北企业100强榜单,连续第7年发布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榜单、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榜单。
2025湖北企业三项100强榜单,仍然是遵循国际通行的惯例,依照中国企联开展的“中国企业三项500强”分析发布活动的要求和做法,以企业上年度营业(销售)收入为入围标准,根据企业自愿申报并经审计的各项指标数据,由湖北省企联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分析发布活动办公室调研、审核、分析,经湖北省企联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分析发布活动领导小组审定,并报省国资委后产生的。

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提出的“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战略决策的攻坚之年,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此次发布的湖北企业三项100强,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湖北企业在2024年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与新成绩。总体上看,以这三项100强为代表的湖北企业继续呈现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入围门槛与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再创新高、规模总量与百亿千亿级企业总数稳中有进、经济效益逆势承压稳中调优降幅明显收窄、创新驱动保持韧性超六成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开放合作动能强劲海外收入增速亮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持续增强。在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这些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也极大地增强了湖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的信心和底气。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自2021年“十四五”开局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战疫情、稳经济,应变局、开新局,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闯出了一条“复元打平、重回赛道、修复向好、聚势突破、整体提升”的艰难跋涉、自强不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总量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大省领先、中部领跑。湖北在“十四五”时期辉煌业绩的取得,与以湖北三项100强企业为代表的广大湖北企业和企业家,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勇毅应对挑战,努力攻坚克难分不开的。
据统计分析,在2021年至2025年的“十四五”五年期间,湖北企业100强的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30564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42132亿元,增长37.85%;资产总额从56871亿元增长到105629亿元,首次超过10万亿元,增长85.73%;入围门槛从50.7亿元增加到86.2亿元,增加35.5亿元;纳税总额从1221亿元增长到1397亿元,增长14.41%;研发投入从521亿元增加到750亿元,增加43.95%。
上述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印证了企业是社会财富之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主体,是国民经济基础细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强则经济强;企业家,相对于发展经济的其他资源和要素来说,是最重要、最关键、最稀缺的资源和要素的经典论断,彰显了湖北百强企业在“十四五”时期占据的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湖北百强企业不愧是湖北省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是创新发展的“先锋队”,是提升综合实力的“航母群”,更是湖北经济的顶梁柱和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和卓越典范。
2025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具有以下特点:
一、15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数量继续领跑中部地区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湖北共有15家企业上榜,较上年度增加1家,上榜企业数量继续稳居全国各省份第十位,并继续领跑中部地区。其中,湖北农业发展集团作为耀眼的新力量首登榜单,一举成为拉动今年鄂企上榜阵容扩围的新生增量。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湖北企业呈现出国有与民营“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模式,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其中,央国企表现稳健,共有9家入围,分别是东风汽车、湖北联投、湖北交投、武汉金控、兴发集团、武汉城建、湖北文旅、湖北农发、中国通科。同时,民营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共有6家入围,分别是卓尔智联、九州通医药、恒信汽车、闻泰科技、稻花香集团、金澳科技(湖北)。
湖北省属国企在“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实现了从“首次闯入”到“连年进位”的持续跨越,不仅彰显出深化改革的显著成效与企业活力的不断增强,更展现出其拾级而上、持续突破发展天花板,稳步迈向做强做优做大的坚定步伐。其中,湖北联投今年排名再进31位,4年累计跃升174位,连续4年蝉联湖北入榜中国企业500强的7家省(市)属国企首位;湖北交投连续4年登榜,4年累计跃升190位;湖北文旅今年再度上榜,较去年大幅跃升84位。
上榜企业中,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有6家,分别为东风汽车、卓尔智联、湖北联投、九州通医药、湖北交投、武汉金控。其中,武汉金控为今年新晋千亿级企业,标志着湖北头部企业阵容进一步扩大。
二、入围门槛与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再创新高
2025湖北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从81亿元提升至86亿元,提升幅度为6%。营业收入总额达42132亿元,增加了509亿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中建三局以4435亿元的显著优势稳居营收榜首。首次申报的民营企业华星光电半导体以114%的增长率彰显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上榜企业中,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有9家,与上年度持平;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共计80家,比上年度增加6家。户均营收为421亿元,较上年度减少3%。2025湖北企业100强中有70家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实现增长,增长超过10%的企业35家,超过5%的有14家。营业收入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中建三局、东风汽车、卓尔智联、宝武武汉、湖北联投、九州通医药、葛洲坝集团、湖北交投、武汉金控、中铁十一局。
三、规模总量与百亿千亿级企业总数稳中有进
2025湖北企业100强资产总额为105629亿元,首次超过10万亿元,增长了12%。其中,千亿级资产企业有24家,较上年度增加3家;百亿级资产企业有58家,较上年度增加5家。资产规模在百亿元以上企业的总营收达到39388亿元,占2025湖北企业100强总营收的93%。资产总额前十的均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为58970亿元,占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的56%。湖北百强企业总量稳步扩容,与全国趋势同频共振。
四、利税阶段性逆势承压质效稳中调优
在宏观周期与行业成本压力下,2025湖北企业100强利润总额为1158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收窄5个百分点。有11家企业出现亏损,主要为石油、保险、光电行业,但有53家企业逆势承压稳中调优实现盈利增长。利润总额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中建三局、中铁武汉局、葛洲坝集团、省农信社、江汉油田、湖北联投、劲牌、华新水泥、九州通医药、亿纬动力。
2025湖北企业100强纳税总额为1397亿元,同比下降6%,降幅收窄3个百分点。纳税额达到十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东风汽车以228亿元居纳税榜首。2025湖北企业100强员工总数107万人,较上年度减少6万人。从整体数据来看,仍有47家企业在增员,包括制造业24家、服务业17家、建筑业6家。
“量稳、利税承压、结构在调”是2025湖北企业100强的阶段性特征,提质增效与稳岗稳链已然成为百强企业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五、创新驱动保持韧性超六成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2025湖北企业100强中,有89家企业开展了创新研发,研发费用总额达750亿元,同比降低8%。在利润承压背景下,仍有61家企业逆势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其中,39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增投195亿元,22家民营企业增投117亿元。研发费用前十位的企业中,制造业与建筑业各占一半,研发总额为416亿元,占比55%,依次为:中建三局、东风汽车、中国信科、葛洲坝集团、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华星光电半导体、亿纬动力、人福医药、中国一冶。研发投入虽短期回落,但研发面更广、龙头集中度更高、增投主体更明确,创新韧性可期。
六、所有制格局及地域和产业分布相对稳定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持续发挥湖北经济的“稳定器”作用。2025湖北企业100强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有61家,民营企业有39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在营收、利润、纳税和研发投入的总额分别为30353亿元、767亿元、1086亿元、592亿元,根据数据,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呈现出“稳定器+新动能”的互补关系。
2025湖北企业100强中,武汉69家,比上年度增加2家;荆门4家、潜江2家,均比上年度增加1家;宜昌8家,襄阳、荆州各2家,孝感、咸宁、鄂州各1家,均与上年度持平;黄石9家、黄冈1家,均比上年度减少1家。
2025湖北企业100强在产业分布上与上年度变化不大,其中服务业41家、制造业41家、建筑业17家、采掘业1家。从产业规模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和采掘业营收总额分别为14888亿元、16417亿元、10630亿元和197亿元,分别占综合百强营收总额的比重为35.3%、39%、25.2%和0.5%。
七、开放合作动能强劲海外收入增速亮眼
2025湖北企业100强开放合作动能增强,共有55家企业开展了“一带一路”海外业务,较上年度增加2家,收入总额为2296亿元,同比增长21%。海外收入突破百亿的企业有7家,较上年度增加2家;海外收入达十亿的企业有27家,与上年度持平。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最高,达50%,主要集中于汽车、装备制造、化工等领域;服务业、建筑业企业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1%、19%。湖北百强企业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湖北企业“走出去”树立了标杆。
八、榜单结构持续优化头部企业方阵扩容
2025湖北企业100强有14家企业换榜,较上年度增加4家。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5家,分别是:湖北文旅、黄石国资集团、宏泰集团、铁路集团、黄石东楚投资。民营企业9家,分别是:卓尔智联、金澳科技、联想移动通信(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华星光电技术、湖北鄂中生态、软通动力、京山轻工机械、容百锂电材料。
今年共有11家省属国企申报,较上年度增加2家。有9家企业入围2025湖北企业100强,其中湖北宏泰集团、湖北铁路集团为首次申报。
九、2025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门槛抬高结构调整加速
湖北省有9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与上年度持平。
2025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从16.5亿元提升至24.6亿元,同比提升49%;营业收入16147亿元,同比下降9%,其中31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营收占54%;69家民营企业营收占46%。利润总额536亿元,同比下降14%,其中有17家企业出现亏损。纳税总额723亿元,同比下降12%。研发经费480亿元,同比下降10%。2025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减少了7万个就业岗位。有21家企业新上榜2025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较上年度增加11家。2025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中,武汉44家、鄂州3家、十堰2家、潜江1家,均比上年度增加1家;宜昌8家,比上年度增加3家;荆门5家、黄冈1家、随州1家,均与上年度持平;荆州12家、襄阳7家,均比上年度减少1家;黄石14家、咸宁2家,均比上年度减少2家。
十、2025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量增质调门槛显著提高
在2025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中,传统零售和商贸批发等传统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有所减少,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新兴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明显增加。
在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中,湖北省有19家企业入围,较上年度增加1家,换榜1家,宏泰集团和起点人力为今年新上榜企业。
2025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从8亿元跃升至13.9亿元;营业收入18218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营收破百亿的企业有35家,较上年度增加2家,占总营收的84%。利润总额446亿元,同比下降10%。纳税总额448亿元,同比下降6%。研发费用为102亿元,同比下降6%。2025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减少了7万个就业岗位。26家企业新上榜2025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较上年度增加3家。2025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中,武汉85家,比上年度减少3家;荆州4家,比上年度减少1家;宜昌1家、黄冈1家、十堰1家、孝感1家,均与上年度持平;襄阳2家,比上年度增加1家;黄石5家,比上年度增加3家。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交出更为优异的答卷!
(供稿: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宋克杰)
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