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颖
2025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近期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举行,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政府主管部门、运营商、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代表悉数到场。主论坛之外共设八场分论坛,覆盖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新通话发展实践、智慧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议题。公共事业领域的通信对“标准化覆盖”向“场景化定制”的跃迁需求被多次提及。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刷视频不卡、打电话畅通时,往往觉得通信不过是理所当然的小事一桩;然而,在公共事业领域,通信保障却是关乎民生、影响深远的重大事项。与此同时,公共事业的诸多场景因涉及极端环境、安全管控、数据敏感等特性,对通信需求呈现出多维复合且容错率极低的复杂挑战。因此,这些场景下的通信保障更是来自于在专网、加密、零断链等的严苛边界下,将特殊需求转化为可交付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众多积极探索并寻求解决方案的力量中,有一位在通信领域深耕多年、对公共事业场景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曾萧,他在定制化通信解决方案的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工程范式。为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思考与实践路径,记者对曾萧进行了专访。请他作为一位能横跨技术、场景、生态的“整合者”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案,整合互联网通信行业的资源分配与服务模式,迈过“网络就绪,业务缺席”的那道门槛,让为公共事业领域那些关乎民生、影响深远的通信保障场景也能像百姓日常通信一样稳定、高效、可靠?
过去数年,曾萧作为业内少有的兼具 IP 网络与信令网络双重专长的复合型专家,凭借早年深耕产业链下游所练就的敏锐市场洞察力,成为连接行业上下游的关键纽带。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使曾萧在面对不同行业痛点时,都能够摆脱传统思维,通过实地调研精准识别各场景的真实需求。尤其在公共事业特殊场景中,他系统整合通信设备、带宽算力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一套完整的“互联网 + 通信”解决方案,率先在公共事业领域树立起示范标杆。
曾萧一语道破症结:“传统路径里,通信设备商与运营商输出的是标准化产品,既难以匹配场景瞬息万变的需求,也缺乏后续跟踪服务;而通信服务商多数停留在“传声筒”角色,无法真正弥合供需双方因认知和经验差异而产生的鸿沟。”因此,他洞悉到了市场亟需横向整合、定制通信服务,以直击痛点、缩短交付链路,实现需求到价值的闭环。
然而,这条闭环已在曾萧亲手落地的三大标杆场景中,被一一验证。在消防场景里,通信得保障“火场不断”,关键信息传递不能断档;监狱场景则要求通信做到“屏蔽环境下的可控开放”,管控与必要通信两不误;医院场景更是容不得闪失,必须确保“秒级不掉线”,为生命争分夺秒。这些场景的实践,便是最有力的说明。
消防:瞬时通信井喷,应急通信如何承压?
消防领域因其作业环境特殊,成为检验定制化通信服务的第一块试金石。消防作业环境中,主要解决瞬间通信服务激增的需求。消防现场人员密度高,瞬间通信流量常超峰值,通信基站面临瘫痪风险,通信难度巨大。通信运营商的传统解决方案,如临时派应急车到现场做临时基站,或消防员额外背路由器并分散安装在火灾现场,都会影响救援速度且成本高昂。
曾萧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问题,决定对消防通信进行革新。他率先联合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打造了 POC 服务,就像为消防通信打造了一条专属的“信息高速公路”。POC(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无线一键通)是一种基于移动网络、采用VoIP技术的即时语音通信服务,可理解为手机上的“对讲机”功能。其核心特性与消防通信需求高度契合。
在消防救援的紧张场景中,POC 服务以“即按即说,高效通信”的特性大显身手。消防员按下终端 POC 键,无需拨号,2 秒内就能与指定个人或群组通话,比传统呼叫快得多,为救援抢出宝贵时间。其半双工通信模式,讲话需申请发言权,确保火灾现场通信有序,避免多人同时喊话的混乱。
而面对复杂救援,“群组通信,灵活调度”至关重要。POC 支持一对一和群组会话,指挥员可同时与多个救援小组实时沟通,如电话会议般协同作战。群组能预设或临时创建,无论是高层建筑火灾还是森林山火,都能灵活适配。
同时,“状态呈现,智能管理”提供在线、隐身等状态提示,消防员可随时了解队友情况,避免无效呼叫,还支持文本消息等功能,丰富了通信手段,助力高效救援。
而消防救援现场的通信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曾萧巧妙运用沙箱技术,在火灾瞬间将通信服务精准切换至仅供消防体系内部人员接入的专属通道。这一通道就像一个被严密保护的“安全屋”,外部无关人员无法进入干扰,确保了一线冲锋陷阵的消防员与后台指挥官之间的通信畅通无阻。通过这种方式,消防员能及时获得指挥官的精准指令,指挥官也能实时掌握一线动态,为高效救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通信支撑。
当曾萧的这一创新通信方案在浙江省消防局和云南省消防局应用落地,标志着消防通信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浙江省,其繁华的都市背后是消防工作的高强度运转,各类新兴业态带来的消防隐患如影随形;云南省,广袤的土地上,森林火灾的威胁时刻存在,地质灾害的突发让人猝不及防。在这样的情况下,成果的落地并非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为两省消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它优化了消防工作流程,提升了信息传递和指挥调度的效率,让消防力量能够更精准、更迅速地应对各类灾害事故,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筑了更为坚实的防线。
监狱:区域信号禁闭,通信管控怎样破局?
消防行业通信难题的妥善解决,让我们看到了通信技术在特殊场景下的巨大潜力,而与之类似,监狱行业在通信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问题。监狱行业主要解决一定区域内信号屏蔽的问题。监狱为保证安全,屏蔽所有通讯运营商信号,内部通讯只能通过对讲机,效率低且面临突发事件时无法实现全网调度。
曾萧提出的监狱创新通信方案,为监狱管理带来高效变革。该方案借助POC服务,在手机间搭建专属通信通道。此通道独立于公共网络,经加密处理,能避免外部干扰与非法接入,且在监狱各区域实现稳定全覆盖,保障通信安全无死角。
方案的另一大亮点是自动对讲功能。手机进入通道后,无需调频与特定信号,按下预设按键就能自动开启对讲,极大简化操作流程。在日常管理里,各岗位人员可借此及时交流工作安排、巡逻情况;遇到突发事件,领导能迅速与现场人员沟通,实时指挥调度,避免延误时机;巡逻时,巡逻人员与监控中心等也能密切协同,提升防控能力。
此外,曾萧的方案还周全的兼顾了安全保障性。对手机进行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接入,同时具备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可追溯查询通信行为,全方位守护监狱通信安全与稳定。
这一具有开创性的通信方案,在浙江省实现了全域所有监狱的全面覆盖应用,不仅如此,还成功进驻广东省第一大监狱——韶关监狱,以及全国规模最大的湖北省沙洋监狱。该应用优化了监狱的通信与管理体系,极大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管理效率,为监狱的安全运营与科学改造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而其基于该方案在安全管控与高效通信的底层逻辑,也为考场、保密车间等对通信有特殊要求的场景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延展价值。
智慧医院:冷链断链隐忧,通信怎样护航?
高带宽、高复杂度、跨系统集成的需求,恰恰是标准化通信方案最难覆盖的真空带。服务商往往只管把网络铺到医院门口,却弄不清手术室里 PACS 影像、冷链探头、移动查房平板到底各吃多少流量、该排什么优先级,结果 10 G 链路只跑 1 G,剩余带宽空转,医院仍喊“网络卡”。在医院冷链管理难题面前,曾萧针对性的搭建了一套高效的智慧冷链监控系统,构建起完备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医疗物资安全储存保驾护航。
该系统在冷链设备中巧妙布局各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精准感知冷热变化,湿度传感器敏锐捕捉空气湿度,震动传感器时刻留意设备异常震动,全方位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为冷链环境绘制精准画像。
数据采集后,借助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迅速且稳定地实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平台如同智慧大脑一般,依据预设阈值进行智能分析判断。一旦环境参数偏离正常范围,立即触发报警机制,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
曾萧的这一方案成果显著。一方面,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大幅减少人工巡检频率与错误率,提升医疗物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实时监测与预警机制,确保医疗物资储存安全有效,降低药品失效或损失风险,为医院冷链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实践表明:定制化互联网通信服务正以强大的适应性与创新性在多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破局能力。它精准对接不同行业的独特需求,打破传统通信模式局限,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铺就高速通道。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应用的不断拓展,定制化互联网通信服务必将在更多领域绽放光彩,为推动行业变革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