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们相遇,“他”身形精瘦,面容黝黑,透着西北汉子的坚毅,“他”在2015年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听着这里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故事,像胡杨一样,扎根在这里守护着额哈铁路,一干就是十年。

烈日炙烤着戈壁,风沙裹挟着铁锈味扑面而来。中铁电化运管公司呼和公司额济纳运营维管段天草车间管辖的K714公里处,眼前的景象让我驻足——一群身着橙色工装的工人正俯身在沙地上作业,他们的动作虔诚如祭祀,手中的铁锹与草方格沙障交织成一道道生命的脉络。“他”告诉我,这是工区每天的工作日常,而他们脚下这片曾被风沙掩埋的铁路线,如今已生长出成片的梭梭林。

看着眼前的梭梭林、远处的胡杨林,我不禁想到:“胡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都扎根在这里,守护着这片土地。运管人就像这胡杨一样,不管条件多艰苦,任务多繁重,都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好这条铁路。

在额济纳运营维管段的日子里,我越发感受到胡杨精神在这里的深厚底蕴。这里的每一间宿舍、每一处工作场所,都能看到与胡杨相关的元素。墙上挂着胡杨的摄影作品,书架上摆放着关于胡杨的书籍,就连院落里,都有胡杨的身影存在。运管人之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胡杨精神的感人故事。
曾遇到过一位退休的老员工,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铁路事业。他说,自己就像胡杨林里的一棵老树,见证了铁路的发展与变迁。他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带着他们维修设备,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希望年轻人们能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将胡杨精神传承下去。在他退休的那天,“他们”为他举办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欢送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纷纷表示一定会牢记他的教诲,传承好胡杨精神。
如果说胡杨是戈壁的图腾
这些日子里的所见所闻,让我对胡杨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胡杨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更是一种无私奉献、守护家园的担当。在额济纳运营维管段,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一批又一批运管人坚守在这片戈壁滩上,为运管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

太阳即将落山,我望着院内的绿芽。思绪飞到了远处的胡杨、梭梭上,想象着夕阳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知道,这里胡杨,以及生活在这里的运管人,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何为胡杨精神,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有信念,有担当,就能像胡杨一样,傲立天地之间,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张宝峰)
审核:王峰 郭江涛 石贵明
校对:小强
